ID: 23054009

高一下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共16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4528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高一,平面几何,PPT,16张,方法,向量
  • cover
(课件网) 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1.掌握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几何实际问题. 2.体会向量是处理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 如图, 是分别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 对于平面内的任一个向量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则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 我们把有序数对(x,y)叫做向量 的坐标,记作 设a=(x1,y1),b=(x2,y2),则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已知 已知a=(x1,y1),b=(x2,y2),则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已知   由于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具有鲜明的几何背景,平面几何图形的许多性质,如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都可以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因此平面几何中的许多问题都可用向量运算的方法加以解决.下面通过两个具体实例,说明向量方法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解析】因为DE是△ABC的中位线,所以 【例1】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用向量的方法证明: DE∥BC, DE= BC. 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 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关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到的几何元素, 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等; 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解析】因为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所以 1.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求证:AF⊥DE. 【解析】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 1.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求证:AF⊥DE. 则A(0,0),D(0,2),E(1,0),F(2,1), 用向量证明平面几何问题的两种基本思路及步骤 【基底法】 ①选取基底; ②用基底表示相关向量; ③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或数量积找出相应关系. ④把几何问题向量化. 【坐标法】 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把相关向量坐标化; ③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找出相应关系; ④把几何问题向量化. 【例2】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你能发现对角线AC和BD的长度与两条邻边AB和AD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第一步: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 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第二步: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 夹角等问题; 第三步: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长的平方和 等于 各边长的平方和 2.在△ABC中,已知AB=3,AC=4, ,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长. 3.已知点D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 ,则 . 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 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关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到的几何元素, 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等; 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用向量证明平面几何问题的两种基本思路及步骤 【基底法】 ①选取基底; ②用基底表示相关向量; ③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或数量积找出相应关系. ④把几何问题向量化. 【坐标法】 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把相关向量坐标化; ③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找出相应关系; ④把几何问题向量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