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课题:黄继光 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 20 世纪 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中“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被敌人占领的 597.9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去执行爆破任务,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牺牲了年轻的生命。 文章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语言简洁有力,情感强烈,展现了黄继光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通过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爱国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黄继光的英勇事迹,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展现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精神,认识到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 语言运用: 积累文中描写英雄人物的语言、动作的精彩片段,能够运用这些描写方法进行片段写作,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习如何生动形象地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 思维能力: 梳理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文章结构和叙述顺序。分析黄继光行为背后的逻辑,提升概括与推理能力。 审美创造: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简洁有力、情感强烈的语言风格所蕴含的美感,感受作者通过文字传递出的对英雄的崇敬与赞美之情,使学生能够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展现对英雄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故事发展顺序,概括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 教学难点: 分析动作、语言描写的作用,理解“英雄精神”的现实意义。 理解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口的壮举所体现的精神,将英雄精神转化为自身成长动力。 情境导入: 同学们,历史长河中有无数闪光人物:他们或许身披铠甲,或许平淡普通,他们如炬火照亮黑夜,或如星光点亮平凡。———他们用行动筑起精神丰碑。今天,让我们化身“追光少年”开启寻光之旅。翻开课本,探寻精神的丰碑,共同策划一场属于我们的“闪光人物长廊”!准备好了吗?出发! 任务二:读课文,感悟英雄闪光品质。 学习内容:分析《黄继光》《诺曼底号》中英雄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如黄继光“张开双臂扑向枪口”,哈尔威船长“镇定如雕像”)。 学习目标:通过细节描写感受英雄品质,理解“伟大源于责任与牺牲”。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是按照起因、发展、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谁能说说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复习巩固。 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1 - 2 自然段,思考从这段话中感受了什么? 预设:长时间的作战让战士们身心疲惫,但他们仍然在坚持战斗! 4.教师播放《上甘岭》片段,小组交流分享观后感:让学生直观感受战场环境,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5.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结合影片画面,感受战斗之激烈,任务之艰巨。 根据图片提示,回顾课文内容, 观看《上甘岭》片段,小组交流分享观后感:让学生直观感受战场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强化对课文内容和结构的记忆,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为后续深入分析课文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节:聚焦动作,感受品质 1.自主学习:让学生朗读课文第 5- 11 自然段,找出描写黄继光从主动请战接过任务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画出的句子和体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