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69674

【期末押题预测】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含解析)2024-2025学年浙科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二)高二下学期

日期:2025-11-1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2373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高二,必修,选择性,生物,2019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押题预测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5 佛山一模)研究表明,地下的真菌网络可以连接不同植物的根部,帮助植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当一棵植物受到机械损伤时,该信息可以通过真菌网络传递给周围的其他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作用 B.不同植物之间通过真菌网络传递信息不受距离限制 C.植物之间可能通过真菌网络传递关于病虫害等其他方面的信息 D.若切断与地下真菌网络的联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能会下降 2.(2025 广西模拟)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信息传递过程需要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的共同作用 ②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既可来自非生物环境,也可来自生物 ③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既存在于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于异种生物之间 ④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⑤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生物,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④ 3.(2024秋 张家口期末)某植物开两性花,在大陆上只有昆虫为它传粉,在某个远离大陆的小岛上,有20种昆虫和3种鸟类能为它传粉,同时该植物的花粉或花蜜是鸟类的食物之一。研究人员用疏网屏蔽鸟类后,发现该植物的传粉率降低了5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环境保持稳定,则该植物和传粉昆虫的基因频率都保持不变 B.小岛上的3种鸟类与该植物间的关系为原始合作 C.该植物种群在大陆和小岛上进化的方向和速率可能均不同 D.该植物花的颜色和形状可以为传粉昆虫和鸟类提供物理信息 4.(2024秋 辽阳期末)他感作用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他感物质,它们可以抑制或促进周围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植物分泌的他感物质一定是植物激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B.种植具有他感作用的不同作物时,缩小行距能提高产量 C.先进入某地区的植物分泌的他感物质可能有助于其占据优势地位努 D.他感作用会降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生物多样性 5.(2024秋 海淀区期末)金合欢为金合欢蚁提供花蜜和庇护所,金合欢蚁可叮咬取食金合欢的食草动物。不存在金合欢蚁时,金合欢在被啃食后会产生单宁使自己变得“难吃”,同时释放气体“通知”周围未被取食的金合欢分泌单宁,而食草动物会寻找未接收到气体信号的金合欢进行取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金合欢之间传递的气味分子属于化学信息 B.三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沿食物链进行 D.信息传递可存在于同种和不同种生物之间 6.(2024秋 广州期末)中科院通过分析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发现了飞蝗群聚信息素(4VA)。4VA能诱导飞蝗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聚型,其诱导能力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蛋白缺失突变体,发现其触角和锥形感觉神经的生理反应显著降低,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4VA促进飞蝗种群密度增加的方式类似于正反馈 B.OR35可能是化学信息4VA的特异性受体 C.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飞蝗属于生物防治 D.食物、气候属于飞蝗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7.(2024秋 宁乡市期末)2023年4月15日,《北京观鸟地图》正式对外发布,共推出北海公园、翠湖湿地公园、房山十渡等45处鸟类资源丰富的观鸟点。观鸟和拍鸟爱好者发现,伯劳(一种鸟类)平时栖息于平原或山地的小树或灌木的顶枝上,等待捕食被其他鸟类活动时从浓密叶丛中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