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77196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PPT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5-09-29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4次 大小:768319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PPT,课时,第一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 课题 民间艺术交流会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的第二课,是本单元中承上启下的一课。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当地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通过了解和认识当地民间艺术及其与当地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以深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且这一载体易被小学生所感知。因此, 本课在引导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同时,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一板块“民间艺术交流会”,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间艺术及所属地区,感知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会更多地放在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上,且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民间艺术和家乡气候、地形、历史文化间的密切联系则是孩子们很难考虑到的。课前指导时,尽量引导学生使用简便、可行的方法收集材料,比如实地观察、查阅网络和书籍。而材料的对象和内容尽量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主,课前准备的时间尽可能充分。课堂上,要给学生们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对于难理解、难展现的地方,可先做示范,也可利用多媒体和课间对学生进行直观引导,使学生交流在范例引导下有目标、有侧重、有特色、有实效。 核心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民间艺术,初步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2.知道我国民间艺术分布广泛和种类多样。 3.在欣赏、交流中,对祖国各地的民间艺术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了解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教学难点 知道我国民间艺术分布广泛和种类多样,了解不同地区民间艺术的差异,感悟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 1.素材:京剧《贵妃醉酒》 2.想一想,说一说: (1)视频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谁知道视频中所唱的戏曲剧种叫什么? (3)你们了解京剧吗? 3.图片+文本学习:中国的“国粹”— 京剧 京剧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艺术、戏曲、武术都很美。京剧以北京为中心,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它已成为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小结并板书课题: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观看视频 文本学习 了解文本 思考回答 指名回答 观看图片 文本学习 了解文本 感悟文本 齐读课题 用视频京剧《贵妃醉酒》导入新课引出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并在在文本中让学生了解到京剧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 二、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民间艺术交流会 1.图片+文本学习:什么是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主要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艺术。民间艺术自古至今祖祖辈辈历代传承,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民间艺术遍及全国各地,代言浓郁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同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一些民俗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体现了劳动人们的思想、理想、性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