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00773

1.4 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 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11-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24477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课时,平分线,性质,课件,3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汇报人:孙老师 汇报班级:X级X班 1.4 第1课时 角平分线的性质 4 角平分线 目录 壹 课前复习 贰 新课导入 叁 新知探究 肆 随堂练习 伍 课堂小结 第壹章节 课前复习 课前复习 ,, 三名选手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 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 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是在 的( ). B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边上高的交点 第贰章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什么叫角平分线? 如果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条射线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你还记得角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性质吗? 第叁章节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在∠AOB 的角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 C,分别折出过点 C 且与∠AOB 的两边垂直的直线,垂足分别为D, E,将∠AOB 再次对折,线段 CD 与 CE 能重合吗 改变点 C 的位置,线段 CD 和 CE 还相等吗 结论: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性质 1 对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动手证一证. C A O B C D E 已知: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点 P 在 OC 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 D,E. 求证:PD = PE. 证明:∵ PD⊥OA,PE⊥OB,垂足分别为 D,E, ∴∠PDO =∠PEO = 90°. ∴△PDO≌△PEO (AAS). ∴ PD = 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结论证明 B A D O P E C 1 2 ∵OC 是∠AOB 的平分线, ∴∠1 =∠2. ∵OP = OP,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应用所具备的条件: (1) 角的平分线; (2) 点在该平分线上; (3) 垂直距离. 定理的作用: 证明线段相等. B A D O P E C 应用格式: ∵ OP 是∠AOB 的平分线, ∴ PD = PE PD⊥OA,PE⊥OB, 推理的理由有三个,必须写完全,不能少了任何一个.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知识要点 例1 如图,AM 是∠BAC 的平分线,点 P 在 AM 上,PD⊥AB,PE⊥AC,垂足分别是 D、E,PD = 4 cm,则 PE = _____cm. B A C P M D E 4 温馨提示:存在两条垂线段———直接应用 典例精析 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判定 2 类比探究 它是真命题吗?你能证明吗? 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逆命题 P A O B C D E 已知:如图,点 P 为是∠AOB 内一点,PD⊥OA,PE⊥OB,垂足分别为 D、E,且 PD = PE. 求证:点 P 在∠AOB 的平分线上. ∴ OP 平分∠AOB. ∵PD = PE ,OP = OP , 证明:∵ PD⊥OA,PE⊥OB,垂足分别为 D,E, ∴∠ODP =∠OEP = 90°. ∴ Rt△DOP≌Rt△EOP (HL). ∴∠1 =∠2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结论证明 B A D O P E C 1 2 判定定理: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P A O B C D E 应用所具备的条件: (1) 位置关系:点在角的内部; (2) 数量关系:该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的作用:判断点是否在角平分线上. 应用格式: ∵ PD⊥OA,PE⊥OB,PD = PE, ∴ 点 P 在∠AOB 的平分线上. 知识要点 例2 如图,在△ABC中,∠BAC= 60°,点 D 在 BC 上,AD = 10,DE⊥AB,DF⊥AC,垂足分别为 E,F,且DE = DF,求 DE 的长. A B C D E F 典例精析 解:∵ 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 DE = DF, ∴ AD 平分∠BAC (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又∵∠BAC= 60°,∴∠BAD= 30°. 在 Rt△ADE 中,∠AED = 90°,AD = 10, A B C D E F ∴ DE = AD = ×10 = 5 (在直角三 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 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例3 如图,已知∠CBD 和∠BCE 的平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