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08925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共42张PPT+视频)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1184308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科技,视频,PPT+,42张,-课件,文化
  • cover
(课件网)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03 02 01 知道辽宋夏金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改进、应用与外传,了解这一时期天文理学、文学艺术和史学成就,形成对这一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状况的认识。 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多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成就突出、文化成就多样的原因。 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科技与文化成就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感悟这一时期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等的品质,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向。 家国情怀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背景 辽宋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范文正公文集﹄北宋刻本 ◎﹃咸淳临安志﹄南宋刻本 北宋初年,刻印一部《大藏经》,共5 048卷,雕版长达13万块,费时12年,雕版上出现错别字也不能随时更换。雕版印完后,再也派不上用场,造成巨大的人力与物力浪费。 图文并茂 便于大量印刷 费工费时 不易修改 成本高 利用率低 2、发明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北宋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沈括《梦溪笔谈》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 可以再次排版 拆版 变死字为活字 变死版为活版 提高效率 节约成本 使字模变硬 泥活字 北宋、西夏 元朝 元朝·王祯 元朝中期 木活字 转轮排字盘 锡活字 3、发展历程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肇自唐世,精于宋人,扩于元代。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系统总结并创新 4、传播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向东:13世纪时传入朝鲜半岛,后来传到日本 向南:传到东南亚地区 向西: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过蒙古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朝鲜 半岛 日 本 东南亚 波 斯 欧 洲 4、传播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正是有了宋版书,当时的绝大部分著作以及到宋代尚流传的更早著作得以保留至今。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北宋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该技术传到欧洲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天然磁石制成司南 先秦 北宋 北宋末年 人造磁铁制成罗盘 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 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 ———沈括《梦溪笔谈》 方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辨别方向 利于远航 发展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传播 阿拉伯 地区 欧 洲 经过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 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影响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火药 发展 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唐朝 唐朝末年 宋元时期 元朝 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火药更多地用于战争 用金属做筒 发明了火铳 比突火枪 威力更大 竹管火枪 突火枪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火药 阿拉伯 地区 欧 洲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没有中国的发明,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哥伦布的新大陆航行还得拖延。 ———冯天瑜《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