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17051

高一语文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课件(共44张PPT)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26426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一,单元,44张,课件,家乡文化生活,上册
  • cover
(课件网) 家乡文化生活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四单元 1.思考家乡文化生活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形成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2.了解访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有关访谈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技巧等;提高在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3.学会从现象中提炼有价值的典型问题,形成专题研究的意识,根据事实说话,学会论证说理。 4.学会写人物(风物)志、调查报告、建议书等,提高写作能力。 目标CONTENTS 1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2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3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目 录 CONTENTS 学习活动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记录家乡的人和事”,让我们面向日常生活,梳理值得记录下来的“人和物”的素材,从熟悉的场景中激活记忆、凝练认知,感受家乡的底蕴。这一活动侧重通过调查、访谈、记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 活动一:知识储备 2.撰写要求: 总要求 要突出家乡特色 记述人物 要写清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突出他对家乡的贡献或影响 记述风物 要写清其来源、特点、文化价值等 表述方式 以叙述或说明为主 语言风格 力求准确、平实、简明,在记述中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考与情感 活动一:知识储备 (二)了解“访谈” 1.内涵 “访谈”是“访”与“谈”的结合,“访”有调查、探询之意。访谈强调了交流中探询的意味。访谈有关问题,通过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访谈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活动一:知识储备 2.访谈的分类: 按内容 新闻访谈、商业访谈、科技访谈、军事访谈等 按形式 当面访谈、电话访谈、网络访谈等 活动一:知识储备 3.访谈技巧:“三要六不要”   ①三要:主导场面,要善于引导;语速要控制好;谁来执笔要说清楚。 ②六不要:不要过于主动;不要啰唆;自己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一开始过度抬高被访谈者的地位,比如“您的信息很重要”之类的;介绍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不要用“可能”等字眼;“随时可以问我”这种多余的话不要说。 活动一:知识储备 技巧加油站: ①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读者》《鲁豫有约》等访谈类节目,在访谈节目中,引导学生学习主持人提问的技巧与把控话题的能力,学会设计访谈提纲。 ②推荐阅读北京大学漆永祥教授的《依稀识得故乡痕》(这是一本漆教授为自己的家乡漆家山写的一部50年的村史,不用全讲,选其中一两篇进行适当介绍和讲解即可),直观感受“家乡风物志”的特点,学习其写作方法。 活动一:知识储备 专访记录研读 悠悠敦煌情 --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 常沙娜,浙江杭州人。自幼随父亲敦煌学奠基人之一、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曹可凡:你好!我特别想知道您的名字,当时父亲给您取的时候有些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常沙娜:因为我出生在法国里昂,里昂有条河,法语La Saone,中文就是沙娜。后来好多人很奇怪,说常书鸿挺逗的,给女儿起了一个沙漠的沙,我就成了一个沙漠里婀娜多姿的女子了。 曹可凡:所有我觉得可能人一生冥冥当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您印象当中您父亲是因为什么缘故对敦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誓要做敦煌的守护人的呢? 活动一:知识储备 常沙娜:因为他在巴黎塞纳河边的书摊子发现了一本书,就是伯希和在莫高窟考古调查后,用掠走的东西出了一本《敦煌石窟艺术》。他看得很惊讶,说他整天崇敬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艺术,却不懂我们中国的艺术,数典忘祖。他说他是中国人,一定、一定要去敦煌去看看现状。 曹可凡:常书鸿先生第一次踏上敦煌那块宝地是哪一年? 常沙娜:那是43年。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