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20281

部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下册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教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4829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隋唐,交融,交往,民族,时期,5课
  • cover
统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 课题: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一、课标内容 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事,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二、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分析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原因,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史料实证:阅读相关史料实证,了解文成公主的历史贡献和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情况和影响,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 3.历史解释:掌握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史实,了解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4.家国情怀: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唐朝与各个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 【教学难点】 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表现及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松赞干布是谁?唐太宗又把哪位公主嫁给他了?为什么这段联姻千古传诵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文成公主入藏 (一)背景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25页,说说松赞干布对吐蕃作出了哪些贡献? 学生回答:1.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2.松赞干布推广灌溉技术,创制文字,颁行法令,设置官职官阶等,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和完善制度的措施。 (二)概况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第25-26内容,说说文昌公主远嫁的原因和概况。 学生回答:1.原因: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所以多次派使者去唐朝请婚。 2.概况: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教师提问:为了学习中原文化,松赞干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 (三)影响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26页,说说文成公主入藏带来的影响。 学生回答: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教师讲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给吐蕃人民带来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为促进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所以人民尊敬和怀念她。 合作探究:谈一谈唐蕃关系的发展。 学生回答:唐中宗时,唐蕃再度和亲,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了金城公主;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他自称“甥”,称唐朝皇帝为“舅”。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刻立唐蕃会盟碑。 探究二:突厥 (一)突厥的建立与发展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26-27页内容,谈谈突厥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完成表格。 学生回答: 建立 6世纪中期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 发展 突厥汗国建立后,不断开拓疆土,控制了整个西域 分裂 隋朝时,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分据阿尔泰山以东和以西 灭亡 630年,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各酋长及子嗣继位者接受唐廷的册封 唐高宗时,唐朝灭西突厥,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 教师讲解:之后,安置在北方的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后,建立起了“后突厥汗国”政权。744年,唐朝联合漠北回纥等出兵平定了后突厥汗国。随着汗国的消亡,突厥于8世纪中后期解体。突厥汗国消亡后,突厥后裔逐渐西迁与当地部族融合。从此,突厥在我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第27页内容,说说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的原因。 学生回答: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主张平等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