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园地一 班级:_____姓名:_____等级:_____ 学习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认读生字,积累词句,学会准确用词,仿照例句写动物外形,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辨析近义词,培养逻辑思维,从优美语句中学习观察与想象,提升思维灵活性。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欣赏优美语句,体会美感,仿写句子,发挥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背诵《忆江南》,感受传统文化,体会诗人情感,培养热爱自然之情。 课文解读 交流平台:本部分通过列举本单元课文中描写小燕子、花骨朵儿、瓢虫等的优美语句,引导学生体会阅读时要多读几遍优美生动的语句,细细体会其中的精妙之处。例如,“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句话中 “沾” 字生动地表现了小燕子动作的轻盈,“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则细腻地描绘出小圆晕的动态美,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幅画面。又如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把花骨朵儿的饱满状态描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体会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描写的独特。还有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 ——— 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通过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瓢虫的动作和外形特点形象地展现出来,使瓢虫仿佛具有了人的姿态和情感,充满了趣味性和画面感。 这些语句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还启发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把事物写得生动有趣。 识字加油站:展示了九个生字及其组词:援(救援)、掷(投掷)、捞(打捞)、缚(束缚)、缭(缭乱)、络(网络)、资(资产)、贡(贡献)、贷(贷款)。这些生字大多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通过声旁和形旁来识记。例如,“援、掷、捞” 都与手的动作有关,“缚、缭、络” 都与丝线有关,“资、贡、贷” 都与钱财有关。 通过读一读、记一记的方式,帮助学生扩大识字量,丰富词汇积累,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要求学生读一读,说说括号中的哪个词语用在句子里更合适。通过比较 “荡漾、飘荡”“轻巧、轻快”“灵巧、灵敏” 这三组近义词,让学生理解词语在语义和用法上的区别。例如,“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因为 “荡漾” 通常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更符合小圆晕在水面上的动态,所以这里用 “荡漾” 更合适;“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巧 轻快)的歌曲”,“轻快” 侧重于轻松愉快,更能体现歌曲的节奏和氛围,所以选 “轻快”;“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巧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灵敏” 强调对事物反应快,更能突出小狗鼻子的敏锐,所以用 “灵敏”。 第二部分要求学生读一读,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例句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和 “独角仙的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为学生提供了描写的范例。学生可以仿照这种先总述后分述的结构,从动物的身体部位、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描写,如描写小兔子可以写 “一身雪白的绒毛,一对长长的耳朵,加上红宝石似的眼睛,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机灵的小兔子”。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描写事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日积月累:《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词作。这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开篇点明江南风景之好,且是词人曾经熟悉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绚丽多姿。“日出” 与 “春来” 点明时间,“江花红胜火” 写出了江边花朵在阳光照耀下比火还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