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39561

第2单元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课时作业(含解析)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日期:2025-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5035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作业,语文,三年级,统编,解析,课时
  • cover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班级:_____姓名:_____等级:_____ 学习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叶公好龙》等寓言故事,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如 “叶公好龙” 中的 “好(hào)” 等,丰富词汇量。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写作中能恰当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内涵。 2.仿照寓言故事的语言风格,尝试创作简单的寓言,锻炼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提升语言素养。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1.通过阅读《叶公好龙》,分析叶公前后行为的矛盾,培养逻辑思维,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对比不同国家寓言的特点,如中国古代寓言与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分析其思维方式的差异,提升批判性思维和比较分析能力。 2.依据寓言故事内容,推测故事发展和结局,培养想象力和推理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寓言道理在生活中的体现,将抽象思维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1.欣赏寓言故事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其生动形象的描写,如《叶公好龙》中对龙的形态和叶公见到真龙后的反应描写,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鉴赏力。 2.发挥创意,为寓言故事绘制插图或改编情节,融入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想象,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作品,培养审美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1.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承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如《叶公好龙》讽刺了表里不一的人,让学生明白做人要真诚,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2.认识到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外国寓言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寓言故事的魅力,拓宽文化视野,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课文解读 《叶公好龙》 故事内容:古代有个叶公,表面上非常喜欢龙,衣物、住所都有龙的装饰。当真龙听闻前来拜访时,叶公却吓得脸色发白、转身逃跑,揭示了他并非真的喜欢龙,只是口头上喜欢而已。 寓意:讽刺了那些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喜爱的人,告诫人们要表里如一,不能虚伪做作。 阅读方法:先读懂故事内容,了解叶公对龙的喜爱表现以及见到真龙后的反应,再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同时,联系生活中类似叶公这样言行不一的人和事,能更深入地理解寓意。 拓展资料 一、寓言特点 中国古代寓言:题材广泛,形式活泼,多以人物或动物为主角,通过简短的故事反映深刻的道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教育意义,如《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 伊索寓言:包含许多古希腊民间故事,多以动物为主人公,运用拟人手法,情节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像《狐狸和葡萄》《农夫与蛇》等,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智慧。 克雷洛夫寓言: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创作,很多故事似曾相识却被赋予新意义,语言幽默风趣,富有讽刺性,如《乌鸦与狐狸》等,对俄国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讽刺。 二、作者及背景 中国古代寓言多为民间集体创作,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鼎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思想交锋。 伊索是古希腊著名寓言家,相传他原为奴隶,因才智出众获得自由,其寓言故事在古希腊广泛流传,后经后人整理编纂。 克雷洛夫是俄国著名作家,他的寓言创作深受俄国社会现实影响,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和社会弊端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和批判。 三、阅读拓展 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全集》《克雷洛夫寓言精选》等书籍,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寓言阅读量,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组织寓言故事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及从中获得的启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发阅读兴趣。 小试牛刀 1.我爱阅读。 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道理。举世闻名的《伊索寓言》中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