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51861

5.12.3 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同步练习(含答案)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0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3096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12.3,七年级,2024,苏科版,答案,练习
  • cover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练习 一、选择题 1.为创建文明城市,诏安县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园新移栽了一些树木。下面有关树木移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傍晚或阴天的时候移栽 B.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失水 C.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 D.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移栽时需要将根部的土清理干净 2.自古以来,食为政首,粮食安全不仅事关国家稳定,更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纪录电影《大国粮仓》中展示了我国粮仓内的环境,粮仓内一定要保持低温、干燥,这是为了延长粮食的保存时间,降低粮食的(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运输作用 3.刚学完植物的蒸腾作用,张老师让大家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谈一谈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以下四位同学积极发言,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小东说: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对水的吸收,也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B.小月说:夏天,树荫底下比较凉快这里有蒸腾作用的功劳 C.小明说:植物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D.小晶说:植物体内的水大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能使植物有效地散热 4.下图是小花同学设计的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将A、B、C、D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水位下降最显著的是哪支试管(注:凡士林是一种蜡状物质)( ) A. B. C. D. 5.生物学兴趣小组参与了校园绿化活动,在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下列选项中措施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为树木加盖遮阳网———促进呼吸作用 B.为树木“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C.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减弱蒸腾作用 D.移栽时根部带土团———保护幼根和根毛 6.冬季,我国北方部分家庭会囤积许多白萝卜,我们发现白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  )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7.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要消耗超200千克的水,其中有约99%的水用于蒸腾作用,只有约1%的水供植物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多数水的散失浪费了水资源 B.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周围大气湿度 C.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D.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玉米体内运输 8.“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是因为大树进行了( )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9.下列生活现象中,主要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是(  ) A.街头绿植通过降温和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城市局部小气候 B.长期存放的萝卜出现空心 C.崂山巨峰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氧吧 D.农田遇涝害时及时排水 10.西瓜的果实中含有大量水分,在结果期间,细胞中液泡迅速增大,往往需要大量浇水。结果时西瓜植株吸收的水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植株的生长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蒸腾作用 11.玉兰花,作为早春著名观赏花木,兼具极高的园林价值和文化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冰清玉洁”,古代文人常以玉兰自喻。下列有关玉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玉兰早春开花,花瓣中有机物主要来自叶片上一年光合作用的制造 B.玉兰属于被子植物,具芳香的白色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 C.玉兰昼夜都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成为自动运行的“空气净化器” D.炎炎夏日,叶片没有被灼伤,是因为蒸腾作用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 12.深圳坝光湿地公园有一种名为白边侧足海天牛的底栖动物,外形酷似叶片。“干饭”时更像叶片———摄食藻类,白边侧足海天牛摄食一次藻类之后可以保持长达一年时间不摄食,这利用了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