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56742

专家解析下水 直击本质2025全国一卷作文解析与范文(高中语文)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2次 大小:42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解析,专家,下水,直击,本质,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家解析下水|直击本质2025全国一卷作文解析与范文 下水作文:龚志民 解析点评:陈继英 一、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命题解析 今年全国高考一卷作文命题,采用组合式题型设计,选材内容彰显了大国的历史厚重感。 有“专家”看到这道命题难度较大,呼吁“高考作文命题不要为难考生”,“现在的高考作文最大的问题是教学生不说真话,不说人话”(早就有这话,一直被引用)。这样的呼吁与指责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这并没有看到中国高考命题的真正考试意图。高考的意图是什么?是为国家高等院校选拔优秀人才,是按照《高中新课程方案与新课程标准》思想与标准命题。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必备品格”。这样的核心素养如何在高考中检测出来呢?高考作文写作就是很好的检测途径。一个平时只想分数,只会刷题,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考生,面对这样极具家国情怀的宏大主题命题,确实很难写出富有民族情怀和青年人蓬勃气象的好作文。但是,高考命题要全面落实《高中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因此,高考命题必然要想法设法考察青年学子的这种素养,因此,今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命题并不是为难考生,也不是不让考生说人话,而是体现中国教育考察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思想,而且这样的命题思想,也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一贯思想,只是命题选材各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 那么,考生面对这道作文命题,怎样才能写出高分作文呢? 考生写作时可以从宏大主题入手,为当今青年发声,书写做时代有志青年的观点。这道作文题以“歌唱”(穆旦《赞美》也是以诗歌的歌唱,表达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行动)为线索,表现民族觉醒与发展之路,表现了希冀中华民族振兴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深厚的历史纵深感。考生可以联系中华民族一代代人为中华崛起奋斗的历史,号召当今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与奋起精神。当然写作前,考生要理解老舍笔下鼓书艺人的无奈与纠结,艾青诗里鸟的嘶哑歌唱、穆旦诗中以带血的手和你们拥抱,这是用文学的“意象”表达厚重深沉的民族情感。这些“歌唱”,都是民族精神从觉醒到奋起的一种寄托与象征,命题意在召唤当今青年以中华民族爱国爱家之心,为民族而歌,为唤醒时代青年而歌,也是号召当今青年在中华民族的时代长卷中用行动书写永恒奋斗与崛起的伟大篇章。 考生还可以联系当代青年的现实写作。这道高考作文题蕴含“觉醒”和“奋争”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的主线———从个体在时代中的无奈与挣扎,到用生命叩问土地的深情,再到民族觉醒时主动拥抱“你们”的行动,字里行间都涌动着精神觉醒的力量,在个体与家国的共振里表现了不同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觉醒。然而,我们现实中的有些青年人遇到挫折和困难要么躺平,要么消极抱怨。因此,考生可以把觉醒与行动的意识融入新时代的环境中,书写青年人也要主动触摸那些带血的手掌,拥抱民生,拥抱时代,用嘶哑的喉咙唱响时代的进行曲,在当今伟大中国创造属于青年人的辉煌。 考生写作时还要对三则材料进行综合思考。可以根据材料把中华民族发展之路,拆分为三个阶段,但是,这三个阶段的有机联系必须分析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