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综合复习(9) (四)地球与宇宙世界 4. 地球运动 ·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理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理论。 ·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地球自转。 ·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地球围绕地轴做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叫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 四季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造成的。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地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形成的。 ·地球处于夏至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处于冬至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处于春分和秋分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移动。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朝一定方向倾斜,所以造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自西向东的公转。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互位置不断地变化,引起了月球圆缺的变化———月相变化。月球圆缺变化图(P49):朔(农历初一)、上弦(农历初八、九)、望(农历十五)、下弦(农历廿二、廿三)。月球上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区分月相与月相变化) ·日食(农历初一前后):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而且日、月、地三者恰好或近于一条直线时,月球的阴影就会投向地球,在地球上处于月影部分的地面就看不到太阳了,日食就发生了。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 ·月食(农历十五前后):地球位于日月之间,如果日、地、月三者恰好或近于一条直线时,地球的影子就会遮住月球,太阳光射不到月球,地球上也就见不到月球,月食发生了。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中国是最早对日食和月食有记录的国家。 5. 探索宇宙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不停地运动。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形成与月球的公转有关。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环形山。 ·在月球公转过程中,当太阳、地球、月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会发生日食(往往发生在农历初一)或月食(往往发生在农历十五)的现象。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太阳系。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之间距离的长度单位。 《地球与宇宙》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题(共15题,每题2分) 1. 托勒密提出了“日心说”,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 2. 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公转。( ) 3.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 4.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12小时。( ) 5. 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 6. 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天。( ) 7. 四季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 8. 夏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9. 月相变化与月球公转无关。( ) 10. 日食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 11. 月食分为日全食和日偏食。( ) 12.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环形山。( ) 13.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金星。( ) 14. 光年是时间单位。( ) 15. 中国是最早记录日食和月食的国家。( ) 二、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 1. 下列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 B. 日心说由托勒密提出 C. 日心说认为地球绕太阳公转 D. 都认为地球是球形 2. 证明地球自转的著名实验是( ) A. 奥斯特实验 B. 傅科摆实验 C. 马德堡半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