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芙蓉楼送辛渐 “伟大”是不分阶层,与职业无关的。 2、 芙蓉楼送辛渐 地点 人物 解诗题 解诗题 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下临长江。 诗人王昌龄的好朋友,也是王昌龄的同乡。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夫子”。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采莲曲》等。 知诗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读诗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读一读古诗前两句,圈出景物,并同桌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诗意 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寒 大 久 2、 2 诗歌背景 这组诗大约作于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当时王昌龄贬为江宁(今南京)县丞。王昌龄从江宁启程,送他的朋友辛渐来到了润州(润州古代属于吴国)。辛渐从润州渡江,途径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和辛渐就要在润州分手,辛渐独自前往洛阳。王昌龄作下此诗。 平明送客楚山孤。 寒雨连江夜入吴,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别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深情 激励 劝慰 ? 744年 江宁 738年 岭南 738年,王昌龄因遭到小人诬陷,被贬千里之外的岭南。在岭南一呆就是三年。 补充资料 744年,王昌龄仍以贬官身份赴江宁任职,八年后,王昌龄再次被贬。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盛唐宰相姚崇发起“玉壶行动”,号召为官者应像玉壶一般清正廉洁。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玉壶原指用玉制成的容器,古人多用它来形容人高洁正直的品格。 南朝诗人鲍照《白头吟》: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忠直的心怀犹如红色的丝线, 清正的品格好似玉壶中的冰。 悟诗情 作者想借“冰心”“玉壶”告诉洛阳亲友什么? 悟诗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爱国之志 报国志向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品诗志 从“一片冰心在玉壶”,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王昌龄?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为王昌龄“画像”。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 基础作业: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拓展作业:搜集其他的送别诗。 巩固作业: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作业小超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