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2、你知道中国哪个省的少数民族最多吗? 3、现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有哪些推动因素么?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西夏。 2、掌握澶渊之盟;宋夏间的战与和。 3、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 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在神州大地上,曾有一个民族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这就是契丹族。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即坚固之意。这个剽悍勇猛、好战威武的民族,曾经创造了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幅员万里的疆域。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挥斥长城内外,饮马黄河。 阅读课本P49,说说契丹族是如何兴起的? 隋唐时,契丹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唐末,社会动荡,汉人北上谋生,将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带入契丹。 9世纪后期,契丹逐渐从事农耕,有了稳定的生产与生活。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10世纪,契丹人建国(概况简介)。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1.契丹的兴起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2.契丹建国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契丹(辽) 契丹人髡( kūn )发,服装通常为长袍,圆领窄袖,裤脚放靴筒内。契丹人住所为毡帐。辽国契丹人只有皇族帐和后族帐的人才有姓(即耶律姓和萧姓),两帐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没有姓的。 契丹族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采取半农半牧生活。他们“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tián)猎是生涯”。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3.契丹的生活与习俗 党项族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陕西、宁夏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11世纪时,党项人建国(概况简介)。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1.党项族的兴起 开国皇帝元昊 仿效唐宋制度, 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鼓励垦荒, 发展农牧经济, 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2.党项立国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038年 元昊 兴庆府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3.党项族的生活与习俗 时期 状况 辽太宗时 宋太祖晚 宋太宗 宋真宗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 (冲突加剧) 互通使节 从进攻到防御 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探究与思考:辽、宋之间或战或和,其关键因素是什么?通过战、和结果的分析,你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材料一 辽兵虽号称20万人,但孤军深入,粮饷不继,所过城市仅攻下两城,顺势惨重,其余诸城皆在宋军手中。 材料二 宋军顽强抵抗,射杀了辽军大将。之后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1、根据材料可看出,宋、辽哪一方占优势? 2、如果你是宋真宗,你会如何做? 3、历史上澶州之战结果如何? 北宋 辽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澶渊之盟 一、宋辽为兄弟之国, 二、宋辽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 三、宋每年向辽提供"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通过以上材料,说说澶渊之盟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 。 材料二 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材料三:(战后几十年内)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白头发)之人,不识于戈。 对宋而言,是屈辱,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盟约的签订,结束了宋、辽两国的战争,有利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