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00436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88679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江城子 · 乙 卯 正 月 二 十 日 夜 记 梦 苏、轼 不 的 梦 忽 满 : 道 在 馨 人 支 二 的 5 训 ■在《江城子 · 密州出猎》中,我们 见识了苏轼豪情的一面,“会挽雕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词,则会给 我们呈现苏轼的另一面。这首词 就是千百年来打动无数读者的—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 梦》。 ■ 1. 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诵读诗歌, 疏通大意; ■ 2. 围绕“记梦”,梳理本词的的脉络, 理清思路; ■3.品读细节描写,把握词人将梦境与 现实相交融的写法; ■4.品读其他悼亡词,感悟人间真情的 力 量 。 学习活动 了解背景 , 诵读诗歌 例 作 背 景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 为夫妻。二人一直相敬如宾,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离开了 人世。这对苏东坡是绝大的打击。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 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 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诵读感知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 已十年。 想念 。 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 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 遥远,故称“千里”。 其妻王氏之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 思量 结合泛释, 疏通全词 千里 孤坟 幽 梦 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 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顾 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 短松:矮松 。 夜来幽梦忽 还 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结合注释, 疏通全词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 可终究难以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 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 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 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 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 泪落千行。料想年年都柔肠寸断之处,就在 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围绕“记梦” 梳理脉络 ■梦前:无限相思 ■梦中:相顾无言 ■梦醒:柔肠寸断 以“记梦”为线索, 梳理本词的脉络 ■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 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 但虽说是“记梦”,其实 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 其他都是抒胸臆。 品读细节, 把握写法 ■ 词人“在对梦境的淡淡追述中,将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写得极为沉痛。 ”结合全词, 找出一到两处体现这种复杂情感的 句子,在旁边写下你的品读笔记。 “十年生死两范范” ■ 品读示例: ■ 与妻子这一别, 一晃眼就是十年,更何 况是生死相隔呢。这十年发生了多少变 化,已经故去的妻子想必是茫然不知了, 而尚在人世的自己,回顾起往事,恐怕 也逐渐茫然起来。本是夫妻,现在却阴 阳相隔,永难再相见,再相知。痛哉! “不思量,自难忘” 品读笔记: 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 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这两组 看似矛盾的心态,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 情 感 。 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 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 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 ■ ■ ■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品读笔记: ■ 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孤坟 又远隔千里,无法时常祭奠,话说得 极为沉痛。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 语、情语,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