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02748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件(共26张PPT+音频素材)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39次 大小:1493534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6张,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课件网)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络形成及变迁,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泡菜作为一种腌渍发酵的食品,并非仅存在于少数国家和地区。中国称之为“paocai”,朝鲜半岛及中国的朝鲜族称之为“kimchi”,凡此种种,它们有相通相近之处,但在用料、口味、制作方法等方面又各有千秋。 我们支持从美食角度对泡菜相关学术问题进行有益友好的交流,但不应带入偏见,以免引发对立,影响感情。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泡菜归属争论 “泡菜”归属问题之争,从根本上反映的是文化之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对周边地区与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中国文化也逐渐影响了欧洲人的生活。 请思考:全球贸易网络是如何形成的?近代以来,中国都有哪些文化影响了西方?西方文化又有哪些影响了中国?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17世纪上半叶,荷兰一家公司进口了近300万件瓷器,这些瓷器对欧洲的制瓷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图为1575年左右意大利佛罗伦萨根据中国瓷器样品制作的“软胎”油一醋瓶和1690年左右荷兰生产的装饰有中国图案的茶叶瓶。 油—醋瓶 茶叶瓶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古代商路示意图 15世纪后的贸易示意图 问题1:阅读课本,梳理全球贸易网(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曲折发展 突飞猛进 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二战后 新航路开辟和西欧各国殖民扩张; 欧洲商人与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联系 工业革命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寻求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捷的交通工具送到世界各地 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美苏冷战冲击了世界贸易。 二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跨国公司的发展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中国改革开放和冷战的结束。 1、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形成新的贸易路线; 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 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联系 1.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威尼斯的商人可以用汇票购买商品,也可以把汇票存入银行,或兑换成现金,支票开始逐渐盛行起来。支票的盛行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  ) 贸易中心的转移 契约规则的确立 C.价格革命的影响 D.贸易规模的扩大 D 2、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示意图 世界市场更加扩大; 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2.6倍; 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 3、世界贸易曲折发展 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1913--1929 0.7 1929--1938 -1.2 1938--1948 0 世界贸易增速缓慢; 冷战期间,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4、世界贸易突飞猛进 全世界的贸易出口增长约100倍; 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国际贸易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思考1: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零 15世纪之前: 局限 闭塞 二 两次工业革命: 国际分工 贸易格局 一 近代以来/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 四 二战后: 体系化 制度化 五 20世纪70年-80年代:多极化 六 20世纪90年代: 加速全球化 三 两次世界大战: 冲击 破坏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 【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