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网络素养与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背景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网络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小学生也成为了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之一。从查阅学习资料、观看在线课程,到娱乐休闲、社交互动,网络为小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新窗口。然而,网络世界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暗藏诸多风险。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良信息无孔不入,网络沉迷现象日益严重,这些问题都在威胁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部分小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在网络中陷入各种陷阱。因此,开展小学生网络素养与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帮助他们提升网络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班会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清晰地说出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如网络诈骗、不良信息、网络沉迷等的具体表现和危害。 熟练掌握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有效方法,包括设置安全的密码、识别网络诈骗信息、避免沉迷网络的措施等,并能在实际网络使用中正确运用。 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娱乐,提高信息筛选和辨别能力,能够从海量网络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游戏体验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和判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网络安全知识、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维护网络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培养学生健康、文明、安全的网络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诱惑,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三、班会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丰富多样的网络安全相关资料,包括真实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例、网络沉迷导致不良后果的故事、网络传播的不良信息示例等,将这些资料整理成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文字材料,以便在班会上向学生讲述。 制作一系列与网络素养和安全教育相关的教学道具,如绘制网络安全知识漫画卡片、制作网络诈骗情景卡片、设计网络安全标识等,通过直观的道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网络安全知识。 准备充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彩色卡纸、水彩笔、剪刀、胶带等,用于学生制作网络安全手抄报;准备眼罩、小奖品等,用于开展游戏活动。 提前设计好小组讨论的话题和任务,制定详细的讨论规则和评价标准,确保小组讨论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同时,设计好情景模拟的场景和角色,准备好相应的道具。 2. 学生准备 提前观察自己和身边同学的网络使用情况,记录每天上网的时长、上网的主要活动内容,以及在上网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 收集自己所知道的网络安全小常识,为班会上的交流分享做准备。 准备好彩色卡纸、水彩笔、剪刀等制作手抄报的工具,以及笔记本,用于记录班会中的重要知识、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四、班会流程 (一)趣味导入,引出主题(5 分钟) 老师登场,互动游戏开场 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个神秘的盒子,说道:“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超级有趣的游戏,名字叫‘网络词语猜猜猜’。” 老师邀请几位同学上台,从盒子里抽取写有网络词语的卡片,如 “点赞”“热搜”“网友” 等,抽到卡片的同学要用动作、语言描述等方式,让台下的同学猜出卡片上的词语。在游戏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2. 引导思考,揭示主题 游戏结束后,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用到了很多网络词语,这说明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网络世界就像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面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也藏着一些危险。今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