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41220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PPT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5-10-04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4次 大小:3305689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PPT,课时,第一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4课《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学会看包装避免购物小麻烦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买东西的学问》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4课的内容。第一课时设计了“学会看包装”和“避免购物小麻烦”两个话题,意在让学生通过收集商品的包装信息,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观察和对比,找出保证商品质量的重要信息,懂得购物过程中的权益保障,为道法融合“维权”做好铺垫。教材从引导学生学会看包装切入,展示正规商品外包装上的关键信息,如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等,让学生理解这些信息对购物决策的重要性。接着,通过案例与讨论,介绍购物过程中避免麻烦和纠纷的方法,如索要发票、关注商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等,还涉及网购的注意事项。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生活,以直观图片与简洁文字呈现,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旨在培养学生正确购物观念与技能,提升消费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们有了和父母一起买东西的经历,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孩子们并不会理性地选择并购买东西,往往会选择外形吸引他们的或者味道好吃的东西,这些学情并不难发现,你从学校对面的小卖部观察就可以知道,可能只有少数孩子看日期、厂家等,所以本课就要教会孩子们如何看商标、为什么要看这些商标,买东西时要注意什么、网上购物的学问等,让孩子们学会买东西。消费活动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当前儿童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消费活动之中,但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教师和家长应加以引导。此外儿童逐渐形成的消费意识突出社会化发展,更需要获得大人的正确引导。 核心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1.学会识别包装上的信息,能够说出如何购买合格的商品,做聪明的消费者。2.分析案例,总结出避免购物小麻烦的技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3认识标签上的信息,要注意网购时的问题,掌握一些科学的购物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交流,学会观察分析包装袋上的信息,初步掌握购物的小技巧。 教学难点 通过案例分析、回顾生活,掌握解决购物小麻烦的技巧,萌发购物中的法治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素材:乔治吃过期零食拉肚子2.想一想,说一说(1)视频中的乔治为什么肚子疼?他吃了什么东西?(2)过期的食品能吃吗?为什么?(3)怎样知道食品是否过期呢?3.小结并板书课题:买东西的学问 观看视频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齐读课题 用视频《乔治吃过期零食拉肚子》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学会看包装文本学习:我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里面可有不少学问。图片+文本学习:班级要开联欢会,需要购买零食、小奖品和装饰教室的物品。生活委员雯雯邀请你来帮忙。请运用你的经验和智慧,圆满完成购物任务。3.图片+文本学习:请仔细看一看,这两种零食,哪种可以购买,哪种不可以购买,为什么 生1:第2种包装袋上除了条形码和商品日期之外,什么都没有。生2:第1种包装袋上除了条形码和商品名称,还有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配料表、保质期、产品类型、营养成分表等内容。生3:如果购买零食,应该购买第1种商品,因为第1种商品比较正规,质量有保证。4.图片+文本学习:正规商品的外包装上一般都有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等内容,这是我们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5.图片+文本学习:小标签,大用途 请在食品、服装、文具、家用电器、药品等商品中任选一类,收集它们的商品标签、外包装、说明书等。比较一下,同类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