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学习活动一 认识多媒介 学习任务群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单元人文主题 媒介素养 理性面对全媒体时代,善于运用各种媒介与人交流沟通,获取信息;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辨别真实与虚假,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 学科素养目标 1.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 2.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信息,辨识其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而正确的判断。 3.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并恰当筛选利用,以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活动任务】 1.了解什么是媒介,以及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2.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3.认识多媒介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一、活动准备 1.媒介 广义的媒介是指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介是指在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2.四大媒介及其特点 常见的四大媒介是: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其传播特点和语言特征如下: 媒 介 传播特点 语言特征 优点 缺点 报 刊 ①新闻性强,可信度较高。 ②权威性较高。 ③具有保存价值。 ①内容上众口难调。 ②周期较长,灵活性较差。 ③发行上寿命短暂,利用率较低。 报刊语言具有真实可信、简短、精确、客观、通俗的特征。注重语言的独特性、深刻性、严谨性。 广 播 ①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②信息受众广泛,覆盖面大。③信息传播方便灵活,声情并茂。 ①对于需要表现外在形象的产品,广播媒介难以适应。 ②信息转瞬即逝,不易 存查。 广播语言具有口语化特征,应尽量减少书面语、冷僻名词的使用,采用简单的句式。①避免使用同音不同义的词。②避免用半文半白的词。③避免用冗长的句子。 电 视 ①集字、声、像、色于一体,富有极强的感染力。②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③信息带有较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所接受。 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存查。 电视语言至少由四个部分组成:画面语言、解说语言、现场语言和字幕 语言。 互 联 网 ①互动性强,受众可主动地参与到网络活动中。 ②信息密集,网络媒体信息量高度集中。 ③形式多元化,网络媒介信息传递集各种传统媒介方式于一身。 ④具有方便性和快捷性。 ①信息的选择困难,信息量巨大,甄别困难,不确定的信息多。 ②对虚假信息和不利信息的处理非常棘手。 ③信息安全性差。 网络语言具有以下特点:趣味性十足,简单生动,容易使用。同时也存在部分语言不规范,甚至粗俗的缺点。 二、活动设计 【任务一】 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1.开展一次有关“获取科技信息的习惯”的调查,根据调查表得出结论。 提示 结论: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化,其中,从电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亲友同事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较大,而从报纸、图书、期刊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较小。 2.请根据上表展开调查分析,查找相关资料,归纳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提示 ①报刊: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描述。 ②电视:集声、光、电于一身,汇编、演、导于一体,聚眼、耳、脑于一瞬,立体“发行”,全新感受。 ③广播:广播既是新闻媒介,同时又能够很好地对各种以声音为载体的艺术进行传播,并使这些艺术以声音吸引人的鲜明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也扩展了自身的功能。 ④网络:既有印刷媒介的可保存性和可查阅性,又有电子媒介的新鲜性和及时性,还有自身的图文阅读性和音像视听性。 3.你最喜欢从哪个途径获取科技信息 请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示例 ①网络:快捷、方便,信息量大。②电视:形象生动,能进行立体感受。 【任务二】 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1.下面是某网络主播的一则口头气象播报,用语随性、亲切。请用规范、平实的语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