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52858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知识精编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9020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知识精编 第六章 人体的营养 1、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无毛细血管,所以划破手指流血至少伤到了真皮。 2、汗液由汗腺分泌。 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组成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神经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为灰质,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为白质。 3、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具有,一般只需大脑皮层以下(脑干或脊髓)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般需大脑皮层参与。 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是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眼球的构造 第七章 人体的物质运输 1、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一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从物体进入眼内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远视眼多因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远视眼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耳蜗:可以感受声波的刺激 内耳兼有感受声波的刺激和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 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 →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感受声波的刺激)→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注意: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或双手捂耳并闭嘴以免震破鼓膜 晕船或晕车主要是由于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引起的。 3、外分泌腺: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肝脏、汗腺); 内分泌腺: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毛细血管(甲状腺、胰岛、垂体、胸腺、肾上腺、性腺)。 既有外分泌部又有内分泌部的是胰腺,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 名称 腺体 作 用 过 少 过 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成年:甲状腺功能不足;食物缺碘,引起地 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低血糖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3、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  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   5、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小肠。   6、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