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259533
5.12.2 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课件(共2课时 )苏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351195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5.12.2
,
植物
,
维持
,
生物圈
,
中的
,
碳氧
(
课件网
) 第12章 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稳定 第 2 节 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第1课时) 生物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 1.通过分组实验和探究活动,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生命观念、探究实践)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探究实践、科学思维) 3.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科学思维) 4.通过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分析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生命观念、态度责任)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仅为 21% 左右,而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都会消耗大量氧气。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 普里斯特利实验 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鼠为什么会死去?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使空气变得“污浊”。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活着的小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中。 思考: 为什么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存活呢? 思考: 植物能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1. 实验装置为什么要密闭? 2. 实验装置的玻璃罩能否改为不透明的黑色?为什么? 将一盆植物分别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只活着的小鼠放到同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 普里斯特利实验 英恩豪斯 (荷兰) 英恩豪斯通过 500 多次实验证明: 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 植物如何“更新空气”? 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了环境中的 什么物质,又产生了什么物质? 英恩豪斯实验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 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是 pH 6.0~7.6,弱酸性时呈黄色,弱碱性时呈蓝色; 2.水呈中性,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滴入后基本呈淡蓝色; 3.当水中溶有二氧化碳后,会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滴入后由淡蓝色变绿再变黄。 实验目标 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消耗二氧化碳 金鱼藻、质量分数为 0.1% 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试管、试管塞、黑纸片等 实验材料和用具 背景知识解读 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金鱼藻 1.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淡蓝色的质量分数为 0.1% 的溴麝香草酚蓝(英文缩写为 BTB)溶液、并向试管中吹气直至液体变为黄色。 为什么要向试管中吹气? 目的是向试管中充入二氧化碳(水中溶有二氧化碳,会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试管中的液体因为加入了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而变成黄色)。 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实验步骤 2.在甲、乙试管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在丙试管中不放入金鱼藻,将三支试管塞上试管塞,并在甲试管外包上黑纸片。 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实验步骤 1. 实验中形成几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实验中有甲和乙,乙和丙两组对照实验。 甲和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乙和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有无金鱼藻。 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乙 丙 甲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 三组试管为什么要用试管塞塞住? 试管内形成密闭实验环境,避免与外界空气相通,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乙 丙 甲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3. 甲组试管为什么要包黑纸片? 形成无光环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将三支试管置于阳光下,2h 后观察试管内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颜色的变化。 推测三只试管内液体颜色变化,并解释原因? 甲、丙试管内液体颜色无明显变化;乙试管内液体颜色变成淡蓝色。 乙试管内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液体中的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乙 丙 甲 实验步骤 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人教版1.2.4细胞的生活课件(共19张PPT)(2025-09-29)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7.2《免疫与免疫规划》课件(共21张PPT)+视频素材(2025-09-28)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种子植物教学设计(2025-09-29)
人教版1.2.4细胞的生活课件(共20张PPT)(2025-09-29)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7.2《免疫与免疫规划》(第二课时)课件(共18张PPT)+视频素材(2025-09-2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