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植物、动物进行分类的学习,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 2.通过归纳、总结,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和依据,以及生物分类的意义。(生命观念) 3.通过分类活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态度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生物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展示图书馆对书籍的分类摆放、药店对药品的分类摆放、超市对商品的分类摆放等。请学生思考:图书馆、药店、超市对书籍、药品、商品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根据已有经验作出自己的判断并积极回答问题。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分类”给生活带来了便捷。 【总结】分类可以方便读者、顾客高效快捷地找到想要的书籍、药品、商品,同时也有利于对同类书籍、药品、商品进行比较。 【提出问题】生物圈中的生物种类比图书馆、药店、超市的物品种类多得多,是不是也有必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分类有什么意义? 有必要对生物进行分类。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其进行研究、保护和利用。 将图书馆、药店、超市对书籍、药品、商品的分类,与生物的“分类”类比,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分类的意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提出问题】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可以分为几大类?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 【过渡】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对生物进行分类吗?怎样进行呢?让我们以一些常见的生物为例,做一个小小的生物分类学家吧! 环节二 讲授新课: 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活动1:将这五种植物分为两大类,并写出分类的依据。 回顾植物的相关知识,观察并讨论五种植物的特征,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讲解】展示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分类结果:形态结构、用途等。 【提出问题】同样的植物,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那么,哪种分类依据更科学、更能实现对生物分类的意义呢? 分类学研究,需要获得可靠、全面的分类学依据,来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本着这样的原则,生物学家对植物进行分类时,常以植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 确定依据“形态结构”进行植物分类。 【学生活动】活动2: 对向日葵、玉米和油松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的依据。 观察油松、玉米和向日葵的“种子”,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并比较植物形态结构特征的异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讲解】拿出课前准备的油松、玉米和向日葵“种子”(强调:玉米和向日葵实际上是果实而不是种子),请学生思考:它们的形态结构有什么异同? 玉米和向日葵种子外都有果皮(种子植物),油松种子外无果皮(裸子植物)。 【学生活动】比较向日葵、玉米的种子,它们的形态结构有何异同? 【讲解】玉米种子的子叶只有一片,而向日葵种子的子叶有两片。 【提出问题】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植物分类考虑了植物的哪些特征? 考虑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特征。 了解植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和意义。 根据教师的引导,了解分类的一般方法和分类的依据及意义。 【总结】通过前面的活动可以发现,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对生物进行科学地分类,更是认识并且保护它们的前提。(强调: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环节三 讲授新课: 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 【过渡】我们了解了千姿百态的植物可以根据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