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608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学高年级)第 10 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3513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学,高年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
  • cover
第 10 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教案分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第 10 讲。本课由 3 个部分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余 村转型等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及现 实意义,明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 自然的热情和决心。 该课内容融入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科学等课程。契合国家发展理念与 社会责任板块,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政策方针,与生态环境单元相呼应,从 学生视角阐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学生知识体系从基础自然认 知迈向生态发展理念理解的关键过渡内容。 二、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小学高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道德与 法治课程中有相关内容的学习,对绿色发展理念有所耳闻,看待问题有初 步的独立思考,针对一些社会现象能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同时小学生 社会阅历浅、知识面窄、看待问题简单,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论的深刻内涵理解不深,保护环境、 爱绿护绿的主动意识不强,需要教师 适时地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具体目标 政治认同 能解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举例 说明其对生态保护的指导意义。 道德修养 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德意识,主动审视日 常行为对生态的影响。 法治观念 了解国家“三大保卫战”政策内容,知晓个人有责任 保护生态环境。 ( 健全人格 辩证分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提出兼顾两者 的合理化建议。 责任意识 制定个人的环保行动计划,并承诺践行。 ) (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及现实案例(余村等)。 2.掌握“保护→创造→共生”的生态密码逻 辑链。 教学难点: 1.辩证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如议题二“黄山是否开发新 登山步道”的决策)。 2.将生态保护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五、教学准备 PPT 、导学案、生态能量树、绿叶贴纸、行动承诺卡、勋章。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生交流当地风景和黄山“四绝 ”。 (二)激趣导入 1.揭示课题,张贴小助手“生态能量树 ”。 2.成立“山水守护队”,寻找保护“金饭碗”的生态密码。 ) 2 【设计意图】 通过“生态能量树”和“山水守护队”创设情境,以视觉符号与角色 代入激发学习兴趣,初步建立“生态保护即守护财富”的价值观,呼应新 课标“以生活化情境培育责任意识”的要求,为后续探究奠定情感基础。 (三)守护行动 1.议题一:绿色密码我探寻 (1)看视频:在考察中感受余村的环境变化。 (2)找原因:通过考察发现余村前后变化的原因。 (3)写密码:总结一句保护密码。 【设计意图】 借助余村案例的视频观察与密码总结,引导学生从现象分析走向本质 理解,培养政治认同与辩证思维, 通过真实情境感悟“两山论”的科学性, 落实“用事实说话”的思政课教学原则。 2.议题二:绿色决策我参与 (1)选角色:抽取角色盲盒。 (2)讲理由:根据角色立场, 写一条支持或反对理由。 (3)听证会:针对不同意见, 做出答复。 (4)提方案:设计“两全其 美”方案。 【设计意图】 通过角色扮演与听证会模拟社会协商,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体验多元 立场,锻炼公共参与能力,渗透“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解决思路,体 现新课标“实践创新”素养导向。 3.议题三:绿色行动我践行 (1)说一说:生活中的环保小事。 (2)填一填:“三大保卫战”我们怎么做。 (3)议一议:评议各组保护行动。 【设计意图】 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结合“三大保卫战”讨论,推动知行合 一,强化责任意识, 帮助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