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271971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百家争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任务群(一)学优秀传统文化,悟立身处世之道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599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单元
,
传统文化
,
统编
,
28张
,
课件
,
之道
(
课件网
) 第二单元 百家争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单元任务群(一) 学优秀传统文化,悟立身处世之道 任务一 梳理诸子学说中的立身处世之道,思考其现实意义 活动一 课文中的立身处世之道 本单元的诸子散文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请梳理出各家所讲的道理,填写 下表。 篇名 立身处世之道 《<论语>十二章》 敏慎好学;亲“仁”;重义轻利;勇于担当;行“恕”;学 “礼”;学《诗》 《大学之道》 树立崇高目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遵循四条途径: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敏慎好学;亲“仁”;重义轻利;勇于担当;行“恕”;学 “礼”;学《诗》 树立崇高目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遵循四条途径: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篇名 立身处世之道 《人皆有不忍 人之心》 应具有“四端”“四心”:仁端———恻隐之心;义端———羞 恶之心;礼端———辞让之心;智端———是非之心 《<老子>四章》 重视反面的因素;人贵有自知之明;无为,为之而非强为; 慎终如始 《五石之瓠》 既知“有”用,更知“无”用。超越世俗之“用”,用心发 现物的最大用处 《兼爱》 人与人之间应兼相爱 既知“有”用,更知“无”用。超越世俗之“用”,用心发 现物的最大用处 人与人之间应兼相爱 应具有“四端”“四心”:仁端———恻隐之心;义端———羞 恶之心;礼端———辞让之心;智端———是非之心 重视反面的因素;人贵有自知之明;无为,为之而非强为; 慎终如始 活动二 思考诸子学说的现实意义 诸子学说体现了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其思想学说对今天立德树人、修身养性仍具 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请思考下面诸子学说的现实意义。 1. 《大学》中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被许多知 识分子当作人生信条。试分析其现实意义。 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满足于现状,不要停止追求真理的步伐,只有不断追求真 理,才能让人生更加有意义,更加成功。 “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来源于儒家学说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 谓“修身”,指的是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自律的问题。道德并非与生俱来,而有赖于 后天的修养。“治国”和“平天下”说的是使社会和谐的问题。“治国”,即整治国 家,就是通过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以达到长治久安,使社会群体实现和谐。“平天 下”,寻求的是一种普天之下的大和谐。《大学》里是这样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的: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治国”“平天下”都是 以“修身”为前提的,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起。 “修身治国平天下”在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 在有一些年轻人表现出极端的现实主义倾向,贪图安逸,缺少为人民服务、为祖国腾 飞而奋斗的胸襟和眼界。这种状况与对理想教育的漠视、自身修养的缺失密切相关。 在这些人身上,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 超前消费等高消费行为以及浪费现象非常普遍。然而这种追求必然要受到社会条件的 制约,不可能每个人的欲望都能被满足,于是,不满或失望就产生了,从而导致一些 年轻人社会公德观念淡薄,甚至出现了心理扭曲现象。因此,重提“修身治国平天下” 有两方面的现实意义。其一,通过修身,实现道德自律,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坚守 道德底线,摆脱狭隘的功利化倾向,这样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便有了基础。从某种意 义上说,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人类社会一切和谐之源。然而,要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首先要在实现自身和谐上下功夫。其二,树立人与天地万物共生共荣的大和谐思想, 培养审视现实的目光,达到物我合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9-18)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黑龙江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故都的秋 同步精选练(含答案)(2025-09-19)
7.《兼爱》课件(共4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9-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