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79441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共64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6214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cover
(课件网) 发现潜藏 的逻辑谬误 生活中的逻辑 1.“天天批评资本家,有本事别用支付宝啊 " 2.“你行你上,不行别说。” 3.“送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怎么到你们医院之后就不行了呢 " 4.“你都那么有钱了,给别人多捐点算什么 " 5. 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导入 既然中学没有一门课程收留逻辑,还是语文把它收下吧。 还是那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想是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故而徘徊不已,把一双刚翅 。 (选择下列哪一项最合适) A.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B.张了又合,合了又张 高考第一大题--作文题是最能考查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现在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要求写“论述类”的文章,论说文审题立意的大忌是偷换话题,论证过程的的大忌是材料观点脱离,论证结构 的大忌是层次不清,这些都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紧密相关。 语文中的逻辑 1.了解概念的含义 2.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3.掌握四种逻辑规律 4.辨别潜藏的逻辑错误。 学习目标 一、逻辑中的概念 1. 根据一个概念外延(范围)的大小,即指称的对象的数量不同。 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 空概念 白马 地球 金山 科学家 珠穆朗 永动机 自然数 玛峰 2.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物的属性。 实体概念 属性概念 大学生 勇敢 计算机 善良 分 类 逻辑中的概念 3. 根据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具有或不具有) 正概念 负概念 有机物 无机物 4. 根据概念反映的是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集合体(统一的整体)。 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 鲁迅的著作不是 鲁迅的这部著作以 一天能读完的 历史故事为题材 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叫“词语”,而从逻辑角度看,它们就又都是一些“概念”。 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给他找来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 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则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建立一个概念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情况,可以把其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概念间的关系 ①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也叫同一关系。 例如,“中国的首都”a “北京” b “番茄” a “西红柿 b a b 相容关系 ②包含关系: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一部分,也叫属种关系。 例如: 学生 a 中学生 b 科学 a 人文科学 b 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包含关系时,则所有的b都是a,并且有的a不是b。 a b ③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交叉关系时,则有一部分a是b,有一部分a不是b,并且有一部分b不是a 例如:光华中学教师 a 涉县人 b a b 大学生 a 党员 b ①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也叫同一关系。例如,“中国的首都”和“北京”“番茄”和“西红柿”。 ②包含关系: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一部分,也叫属种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包含关系时,则所有的b都是a,并且有的a不是b。例如,“学生”和“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科学”。 ③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交叉关系时,则有一部分a是b,有一部分a不是b,并且有一部分b不是a。例如,“青年”和“作家”“畅销商品”和“高档商品”。 小结 ①矛盾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而且非此即彼。当a与b具有矛盾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 生 a 死 b 例如: 男性 a 女性 b 不相容关系 ②反对关系:两个概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