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生物育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育种方法在农业增产、抗病虫害等方面的应用成果;能够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育种技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初步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农业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理解生物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科学思维、态度责任)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育种方法在农业增产、抗病虫害等方面的应用成果;能够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育种技术。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育种方法在农业增产、抗病虫害等方面的应用成果;能够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育种技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展示“太空南瓜”的图片。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兴趣。载人飞船除了运送宇航员需要的设备、食物、衣物、生活用品和实验项目物品,其中还有一批农作物种子,有小麦、玉米和高粱等。这些种子在返回地球进行种植后,它的后代有可能出现生长更快、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口感更好的基因突变。 好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发表见解 通过展示太空南瓜引起学生的好奇,同时引出课题。 环节二 讲授新课:利用生物变异培育优良品种 【教师讲解】提出问题:人们是如何利用生物的变异,来培育对人类有利的新品种的 主要有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 【教师讲解】人工选择育种 展示选择繁育高产奶牛的示意图。 师生总结原理: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是不同的,人工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并进行繁育,后代还可能会出现变异,再从中选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而且产奶量还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教师讲解】人工选择育种的特点: 1.利用自然变异,进行优中选优,环节少,年限短,过程简单; 2.连续选优,使品种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 3.能保持原品种对当地生态条件适应性。 所以人工选择育种是“优中选优”。 【教师讲解】杂交育种 展示小麦杂交示意图。 师生总结原理:人工选择低产抗倒伏小麦与高产倒伏小麦进行杂交,经选择后,杂交后代同时具有了抗倒伏基因和高产基因,并且这两种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显现。 【教师讲解】杂交育种的特点: 增加变异性、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产生某些双亲所没有的新性状、出现可利用的杂种优势。 所以杂交育种的特点是“强强联合”。 【提出问题】不优良的性状是不是也会通过杂交育种结合在一起? 是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杂交育种时也要伴随着人工选择育种。 比较杂交育种和人工选择育种有什么区别? 人工选择育种是单一性状的优中选优,杂交育种则是两种性状的强强联合。 【教师讲解】杂交育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普遍、最有成效的一种育种方法。 图片展示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李振声与杂交小麦。 【教师讲解】诱变育种 展示太空椒图片。 师生总结原理:太空中的射线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种子播种后经人工选育可得到新品种。 图片展示太空小麦、太空南瓜、太空百日菊。 【教师讲解】诱变育种是指受各种辐射影响发生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再经过人工选育得到新品种。 诱变育种的特点是“无”中生有。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通过分析不同的生物技术,了解不同生物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能够分析并能够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育种技术。 环节三 讲授新课: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改良生物性状 【教师讲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各种生物的DNA在组成方式上是相同的,基因蕴含的遗传信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也是相通的,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同样可以得到表达。 【展示图片】展示转基因工程的流程图,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讲解转基因技术的流程。 【教师讲解】转基因技术的特点: 引起生物性状的定向改变; 打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