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1287

19《咕咚》教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20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咕咚,教案
  • cover
一年级下册19《咕咚》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需要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这些字包括了一些基础的汉字,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他们词汇学习的重要部分。 2、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生字,如“吓、怕”等,学会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3、理解《咕咚》这个故事的情节,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色彩,培养勇气和理智面对问题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咕咚》这个故事的情节,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色彩,培养勇气和理智面对问题的态度 教学情境:探索森林的声音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展示一幅美丽的森林图片。说明文字:「在静静的森林里,总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2、课件播放几种不同的森林声音(如鸟鸣、河流声、树叶沙沙声)。 教师提问题:「你们能猜到这些声音是什么吗?」让学生猜测每种声音代表的是什么。 3、课件突然播放一个“咕咚”的声音。教师提问:「这个声音听起来很特别,你们觉得它会是什么呢?」 4、引入课文:课件再次播放“咕咚”声。说明文字:「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探秘,追寻这个奇特的声音!」 5、板书引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咕咚”声引发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咕咚》。 6、随题识字“咕咚”,揭示咕咚,象声词。迅速的降落或打击而发出的声音。请学生观察题目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都有“口字旁”,让学生猜测字音ɡū dōnɡ。 任务一:探秘初读,认读生字 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正确。 (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共7自然段) 2.分小组交流: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 ①图片记忆:(课件出示羊、鹿、象图片)学生观察图中动物,展示“羊、鹿、象”的读音。 ②形声字记忆法:“咕、咚、吓、拦、领”。 "咕":其中“口”作为形旁,表示与声音有关,而“古”作为声旁,表达发音 "咚":其中“口”作为形旁,表示与声音有关,而“冬”作为声旁,表达发音 "吓":其中“口”作为形旁,表示与声音有关,而“下”作为声旁,表达发音。 "拦":其中“扌”作为形旁,表示与手有关,而“兰”作为声旁,表达发音。 "领":其中“页”作为形旁,表示与头有关,而“令”作为声旁,表达发音。其本义为脖子,然后引申为衣领等含义。 ③熟字比较法:“逃—桃、熟—热、命—伞”。 ④组词记忆法:野:“野草、野花”和命:“救命、生命”掉:掉落、掉下。 3.学生采用多形式认读,教师正音。 了 进 了一跳 山 小 大 牛 住 着 游戏结构分类: 上下结构:熟、命。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哪些?鹿、逃。左后结构:咕、咚、熟、吓、拦、领。教师:那“羊”和“象”是什么结构?(独体字) 任务二:深入森林,整体感知 1.边读边思考: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 2.边读边思考:“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文中讲了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和野牛这几种动物。)把动物填进去: _____边跑边叫→_____边跑边叫→_____边跑边叫→_____质疑→来到河边 3.品读课文:这是一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7个自然段配了4幅图画。每幅图对应了哪些段落呢? 4.请观察插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出示自然段并请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教师随机正音。(兔子听到木瓜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5.我们来看第二幅插图,课件出示插图2,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图意: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也跟着跑。教师:对应哪些自然段?(3、4自然段) 出示自然段并请学生朗读第3、4自然段。 6.观察插图三、四,说说图上分别画了什么。第三幅插图图意:野牛拦住了大伙,教师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第5自然段) 第四幅插图图意: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 是什么,大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