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6268

2025年高考作文解析(北京卷选题一)——突破瓶颈获新生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9次 大小:409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高考,作文,解析,北京,选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北京卷(1)———突破瓶颈获新生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运动员在中长跑时会出现“极点”反应:呼吸艰难,四肢乏力。但通过调整节奏、激发斗志,越过极点后,身体会重获活力,奔跑会进入新阶段。这样的现象被称为“第二次呼吸”。其实,很多领域都存在类似现象。 请以“由‘第二次呼吸’说开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高分解码] “第二次呼吸”本是中长跑运动中的专业概念———运动员在极点(呼吸急促、四肢乏力)后,通过调整节奏与意志突破,重获运动活力。命题以体育现象为引子,实则引导考生将“极点—突破—新生”的逻辑迁移至人生、社会等多元领域,考查对“困境与突破”“坚持与蜕变”等辩证关系的思考深度。体现是核心思想应该是从生理现象到生命哲思。鉴于此,从写作框架上看可以采用从具象到抽象的三层递进式:首先是破题,要精准界定概念内涵,阐释“第二次呼吸”的本质,“极点”的具体表现不仅是生理/心理/现实层面的极限困境,更是如学业瓶颈、创业失败、社会转型危机;而“第二次呼吸”是突破困境后的新阶段,不是自然发生的“喘息”,而是主动调整与抗争的结果。 [思路要点] 在充分了解“第二次呼吸” 概念内涵的前提下,从多维度拓展论据进行论证。从个人成长维度方面,可以用科学家屠呦呦筛选2000余种中药,在实验失败中坚持,最终突破疟疾治疗“极点”,发现青蒿素;可以用艺术家贝多芬失聪后,以“扼住命运咽喉”的意志创作《第九交响曲》,在音乐创作绝境中迎来艺术新生。从逻辑链条看,极点是能力边界的试探,突破需兼具方法调整(如调整学习策略)与精神韧性(如抗压心态)。 从社会发展维度,可以用传统制造业在智能化浪潮中遭遇“极点”,德国“工业4.0”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升级;故宫从“文物仓库”到“网红IP”的转变,以文创创新突破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从逻辑链条看,社会的“极点”常源于旧模式与新需求的矛盾,突破需制度、技术或观念的革新。 从历史与文明维度,可以用文艺复兴打破中世纪神学禁锢,以人文主义思想让欧洲文明迎来“第二次呼吸”;从逻辑链条看,文明的兴衰印证,唯有在危机中突破思维定式,才能延续生命力。 最后联结时代与青年担当发出呼吁,结合当代背景(如科技竞争、环境危机、内卷困境),强调“第二次呼吸”对青年的启示:在个人奋斗中不被“极点”吓退,在时代使命中以创新突破困局,体现高考作文的现实指向性。在论证技巧上,可以综合运用对比论证让、比喻论证等方法,引用名言警句进行强化,会让思辨更具张力。 [参考立意] 从北京高考作文可以看出:关注时政和社会热点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体现考试的社会功能: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需考察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关注时政热点,能让作文更贴近时代脉搏,反映考生是否具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视野,这也是新时代人才应有的素养。 丰富作文内容与深度:时政热点往往蕴含丰富的素材,如科技突破(嫦娥探月、量子计算)、社会民生(乡村振兴、老龄化应对)、文化现象(国潮兴起、非遗传承)等。将这些融入作文,可避免内容空泛,用真实案例增强说服力,同时展现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引导价值观塑造:热点事件背后常涉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如抗疫中的团结、扶贫中的担当、奥运中的拼搏等。通过作文探讨这些话题,能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理解个人与时代的联系。 符合命题趋势:从近年高考作文题看,贴近现实的题目越来越多。例如结合“青年与时代”“科技与人文”等主题,若考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