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6337

《金黄的稻束》课件(共17张PPT)中职语文通用版第六版上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8497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金黄的稻束,课件,17张,PPT,中职,语文
  • cover
(课件网)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拾穗者》 郑敏 (1920—2022),福建闽侯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至今。1948年出版《诗集:1942--1947》,成为“九叶”诗派中一位重要女诗人。 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qí)、唐湜(shí)、杜运燮(xiè)、穆旦和袁可嘉。 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九叶诗人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体会诗歌的丰富含义。 了解诗人托物寄情的表达手法。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本诗有哪几个画面? 请概括出画面。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田间稻束图 1.“金黄”修饰“稻束”, 可读出什么意味? 金黄,是成熟的稻束的颜色。 金黄的稻束,意味收获。 金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高贵的美感。 2.“站”和“立”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立:客观描述。 站:拟人,赋予了稻束人的形态,更 能触动人的情思,自然过渡到下 文想起母亲。 1 母亲形象图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我想起”“我看见”有什么作用? 由诗人产生联想,“我想起”把“稻束”和“母亲”的形象联系了起来,也就连通了这两个意象的内涵。 1 母亲形象图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怎样理解“疲倦的母亲”? 母亲赋予生命,母亲是劳动者,母亲肩负生命的艰辛和希望,母亲因此而疲倦。 1 母亲形象图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怎样理解“皱了的美丽的脸”? “皱”是因为疲倦、时光流逝。这是一种赞颂。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稻束背景图 “这”指金黄的稻束。 “静默”有何意味? 稻束静静立在田里,有如雕像,本身是静默的。另外,它们静默,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越了一切言说。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如何理解“伟大的疲倦”? 诗人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超越一切的伟大品质,是一种肯定和赞赏。 稻束静默图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作者思索图 如何理解“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肩负着伟大的疲倦和辛劳的母亲形象,超越了历史的进程,具有永恒性。 如何理解“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这句话使整首诗 超越了对母亲劳动者的赞颂,而具有了更广泛的哲思。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母亲形象图 稻束背景图 田间稻束图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稻束静默图 作者思索图 “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 金黄的稻束是母亲的象征。 金黄的稻束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