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生活不仅仅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作为虚构的世外仙境,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心向往之。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在《边城》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他心中桃花源般的“诗和远方”。 湘西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风采依然,古老朴实的沱江静静地流淌,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 边城边城 沈从文沈从文 边城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个湘西 3 一个在沈从文的笔下 2 1 一个在地图上 一个在黄永玉的画里 国画大师黄永玉和 凤凰古城,这里不仅风景优美,且人杰地灵,名贤辈出。有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怒斩外国不法传教士,一品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田兴恕;定海浴血抗英,万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湖南神童”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国画大师黄永玉。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 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 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 边城 沈从文 1999年《亚洲周刊》推出了“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对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用中文写作的小说进行了排名,遴选出前100部作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列第二。 第一章节:课堂导入部分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 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沈从文 “乡土文学之父” 湘西因沈从文而厚重,凤凰因《边城》而忧伤 乡下人———沈从文 1840-1919 近代文学 1919-1949 现代文学 1949至今 当代文学 原名沈岳焕。1902年出生于凤凰县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有苗族血统,母亲是土家族人。 20岁之前生活于湘西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之后,只身前往北京,却一生生活在对故乡那片土地的印象里。一辈子以“乡下人”自居。 他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离开湘西时连标点符号都不会使用,却最终当了北京大学的教授。 乡下人———沈从文 沈从文1902年诞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父亲是军人,母亲能读书,懂医方,会照相。沈从文的启蒙教育得益于这位富有“胆气与常识”的母亲。 少年时代顽劣异常,却又不怕背书。上私塾总是逃学、打架、撒谎,和一批“小流氓”(沈从文语)四处游逛,惹是生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逃避那些书本枯燥文句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于是挨打、罚跪、抽鞭子……但背书却从来难不住,即便是全生的课文,临时背上十遍八遍,也能顺利过关。 根据当地传统,家长和他本人都想让他成为将军,所以不到14岁就去当兵,却是一支“半匪半军”的队伍。由于写得一手好字,担任“司书” 。这支队伍最常做的事是“清乡剿匪”,其实就是杀人、筹集军饷。 六年时间,沈从文眼见有上万人被杀。有人戏说,沈从文是“当土匪”出身。 他的爱情生活幸福美满———夫人张兆和(合肥四姐妹:张元和、张允 和、张兆和、张充和)是才女加美女,他们的婚姻还有一段佳话。 婚后两个人住在北平西城的一个小院子里,沈从文叫张兆和“三三”,他还因此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