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一心可否多用》 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一心可否多用》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聚焦于“一心可否多用”这一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的话题。教材通过多个实践活动,如左右手绘图写字、观看传球视频、“眼力大考察”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注意力的特性,探究一心多用的可行性,进而深入探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意义重大。 2.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学习任务逐渐加重,注意力问题在学习中愈发凸显,如上课易分心、作业时难以专注等。此阶段学生好奇心旺盛,乐于参与实践活动,但辩证思维尚不完善,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分析与判断能力有待提高,这为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契机。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趣味游戏、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互动中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深入理解知识。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注意力的重要性,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动力。 能力目标: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知识目标:知道在学习上如何集中注意力。 评价内容 评价主体 评价方式 课堂参与度(游戏表现、讨论参与度等) 教师、学生自评与互评 观察记录、小组互评表 知识理解与掌握(注意力概念、集中方法等) 教师 课堂提问、小测验 学习方法应用(在日常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情况) 教师、学生自评 学习反思报告、学习表现跟踪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全面认识注意力,理解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一心多用的取决因素。 学习难点:切实掌握在学习上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并能有效应用于实际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1. 遵循探究思路,设计多样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从不同角度思考注意力问题,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专注做事的例子,分享学习经验,共同探究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实践能力。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5分钟) 课前小游戏 1、请你左右手各拿一支笔,在纸上同时画一条直线,要求左手画横线,右手画竖线,要两手同时进行! 2、请你左右手各拿一支笔,在纸上同时写两个字,要两手同时进行! 请问:一心可以两用吗? 生:会、不会 师:通过刚刚的小游戏,有同学说可以,有同学说不可以,那到底一心可否多用呢?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吸引学生兴趣,引发思考 二、探究新知 (10分钟) 观点一:不可以一心多用 活动一:我诉我心 阅读教材 P16 思考问题: (1)你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呢? (2)这些行为是好是坏? (3)研究表明:怎样才能感到真正的快乐? (4)那你得到“真正的快乐”了吗? 由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注意力 三、讨论方案 (15分钟) 活动二:有趣的实验 穿白色球衣的人传球的次数: 在数传球次数时,你有什么体会: 你是否看到视频中有一只大猩猩? 拓展延伸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次著名的心理实验,叫做“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表明:看到黑猩猩的人的正确率远远低于没有看到黑猩猩的人; 其实这个实验很简单的解释了其中一个道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其他事情就会被忽略。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专注? 注意力是一种能量,它可以改变它所触及的事物。其实只需凭借注意力,我们就可以改变每一个时刻,每一种关系。 在学习上,我们该怎样才能做到全神贯注呢? 1、明确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