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20895

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609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学段 低段 学 科 语文 年 级 二年级 课题名称 《传统节日》 教材解析 《传统节日》是二年级语文低段的教学内容,以儿歌形式呈现多个中国传统节日,涵盖春节、元宵节等。内容丰富,包含节日习俗、文化内涵,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符合低段学生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有助于培养语感、丰富词汇,激发对传统节日和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文化认同感。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对直观、有趣事物兴趣浓厚。经过前期学习,已具备一定识字量和基础阅读能力,但对传统文化内涵理解有限。他们活泼好动,课堂上积极性高,但注意力易分散。在学习《传统节日》时,部分学生对常见节日有生活体验,可作为教学切入点,但对于节日深层文化意义,需教师引导探索。 教学理念 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引导主动参与学习。结合低段学生特点,采用趣味化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重视传统文化传承,通过学习传统节日知识,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语文能力培养上,注重识字、阅读、表达等综合训练,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同时,发展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复习生字词,学写“贴”“敬”。2审美创造.了解传统节日,能按时间对其进行排序。3思维能力.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传统节日,能按时间对其进行排序。2.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与策略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材、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以哪吒为话题,设置情景进行导入。2、哪吒的故事与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以哪吒为线索,一起走进《传统节日》的课堂,探索更多与哪吒故事相关的传统节日文化!3、引出课题。4.了解什么是传统节日。 1.生倾听并齐声回答:哪吒2.生从课件中选择出哪些节日属于传统节日。3.和教师共同总结传统节日的定义。 1.以深受学生喜爱的哪吒为话题设置情景导入,能迅速吸引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从课件中选择传统节日并共同总结其定义,有助于学生初步建立对传统节日概念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二、读童谣,趣识字 1.自由朗读童谣回顾字词。2.检测字词。(1)齐读(2)开火车读3.趣味识字(1)区分“堂、常、赏”(2)形近字填空。(出示填空题)(3)识记“艾” 1.生自由朗读童谣。2.齐读词语3.开火车读词语。4.生分享如何区分“堂、常、赏”。5.齐读小儿歌再次巩固。6.利用字谜识记“艾”。7.组词。 1.帮助学生巩固之前学过的内容,强化对字词读音、字形的记忆,同时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可及时查漏补缺。2.趣味识字中的形近字区分、填空以及字谜识记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辨析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如何准确识字。组词环节则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词汇拓展能力。 三、走近节日,巧识字 1.复习1、2句。(1)提问1、2句中介绍了几个节日,分别是什么。(2)复习春节、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3)生带动作齐读1、2句。(4)出示花灯图片,看花灯猜字谜。2.教学第三句。(1)探讨清明节习俗(2)读古诗《清明》(3)指导朗读。声音低沉,读出缅怀之情。3.教学第四句(1)通过图片猜节日。(2)探讨端午节习俗。(3)拓展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4)带上动作齐读第四句。(5)拓展端午节其他习俗。4.教学第五句。(1)师讲解乞巧节。(2)介绍“乞巧”:源于汉代,是七夕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女性在这一天向织女星祈求获得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