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33483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69473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知人论世。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把握词中的意象。 3.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恨与思乡之苦。 (重点) (难点) 李 煜 薄命君王:作为南唐后主,并没有致力于国事,而是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安于享乐。974年十一月,宋兵南下攻金陵,南唐灭亡,李后主投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软禁的生活。978年七月七日,在他四十二岁生日之夜被宋太宗赐毒酒毒死。 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 后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 知人论世 词中之帝 艺术才子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南唐后主 阶下之囚 词作 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绮丽柔靡 。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楼春》。 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风格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代表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等。 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拔剑自刎。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美人虞姬,便将这种红花称之为“虞美人”。因此,虞美人在古代常常有生离死别和悲歌的含义在其中。 词牌名———虞美人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 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任务:为什么李煜会选择《虞美人》为词牌? 写作背景 《虞美人》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评价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凄凉、哀伤 该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如果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诗歌的情感应该是哪个字? 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为何而愁? 愁 往事之叹 亡国之痛 故国之思 身世之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花在春时为极盛 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结束呢?作者想起了哪些往事呢? 何时了———乐景什么时候能够休止? “秋月”———月在秋时为最明 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结束呢?作者想起哪些往事呢? 李煜降宋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荣耀、地位等等 往事 玉楼春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合作探究 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组展示,第四组评价)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回首整首词,词人觉得什么还“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