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33933

【核心素养】第 9 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第 2 课时 守法不违法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09-28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92次 大小:642740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视频,教案,教学课件,违法,守法
    (课件网)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 9 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第 2 课时 守法不违法 为什么这些人会受到法律惩罚?如果不遵守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导入新课 这些人会受到法律惩罚,因为他们违反了既定的法律规则,破坏了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不遵守法律将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个人权益受损,且违法者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包括罚款、监禁等严重后果,以此维护法律的权威与社会的稳定。 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讲授新课 第二模块:守法不违法 悔恨的泪水 杜某某本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因为他是家里的“独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很疼爱他,什么都依着他。上小学时,杜某某变成了一个招人讨厌的孩子,喜欢打架、骂人,欺负其他同学。老师多次批评他,并让爸爸妈妈管教他。爸爸妈妈虽然答应了老师,背后却说:“小孩子多一些虎气才好。”于是,杜某某更加有恃无恐。 15周岁那年,杜某某因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告到派出所,派出所对他进行了治安处罚。后来,杜某某又因盗窃被送入专门学校进行专门矫治教育。那一刻,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由父母、学校管教;(2)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3)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专门矫治教育;(4)由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说说杜某某实施了哪三类不良行为,分别受到了哪些处理。请按照由轻到重(黄灯、红灯、褐灯)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不良行为和对应的处理措施,填入下列表格中。 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相处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愉快时光,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如孤立自己不喜欢的同学、恃强凌弱、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网上传播谣言等网络欺凌行为也越来越多。 这些欺凌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 我叫王然,一个月前刚刚从异地转学到新学校。转学后的第一天,我就在校门口遇到了身材高大的鲁某和另外两个男生。他们拦住我,逼我叫他们“大哥”,还强迫我给他们背书包,威胁说“不老实,就揍你”,我当时吓坏了。回家后,我委屈地躲在屋里哭泣。爸爸发现了,问我怎么回事。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你要勇敢,不要害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欺负你,你就大胆地说‘我不怕你们’。如果仍然不管用,你就告诉老师或者回来跟我说,我去找老师和他们的家长。” 故事中的王然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爸爸给了王然怎样的建议? 如果你是王然的同学,当你看见鲁某拦住王然的时候,你认为怎样做比较合适?请在恰当的做法前面画“√”。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办法吗? □赶紧躲开,假装没看见 □立即上前阻止鲁某的行为 □寻求老师的帮助 √ 故事中,王然在转学第一天遭遇鲁某等三名男生的校园欺凌,他们拦住王然,强迫其叫 “大哥”、背书包并进行言语威胁。王然当时的感受是害怕、委屈。爸爸建议王然要勇敢,若再遇欺凌先大胆表明态度,若无效就告诉老师或回家告知爸爸,由爸爸找老师和对方家长。 对于王然同学的做法,寻求老师的帮助前应画 “√”。“赶紧躲开,假装没看见” 会助长欺凌者的气焰,不作为不可取;“立即上前阻止鲁某的行为”,可能因力量悬殊让自己陷入危险,也并非恰当选择。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大声呼喊引起周围人的注意,震慑欺凌者;或者用手机记录下欺凌过程(若条件允许),留存证据,以便后续处理 。 第二天放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