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34503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课件 (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90788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虞美人 学习目标 1. 知人论世,了解李煜的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 吟咏诗韵,品读《虞美人》当中愁情的具体内涵。 3. 拓展延伸,研究古诗词当中表现愁情的常用手法。 词牌的来历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决定一首词的格式、句数、字数。一首词可以无题目但必须有词牌。这首词的词牌名为《虞美人》。四面楚歌时,虞姬拔剑自刎,血染之地长出鲜红的花,后人为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后人钦佩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时,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双调(填词之格式。词之由前后两阙相叠而成者﹐谓之"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1.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的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消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色的花,后人便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时,变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虞美人”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2.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词牌名:虞美人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24岁继承皇位,是五代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最杰出的词人,世称李后主。李煜才华横溢,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有人评说他“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也有人说他“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 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丽。 作品风格 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实际上如囚徒一般,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子。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赵光义),不久便赐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写作背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时光一年一年溜过, 何时才是人生的尽头? 多少的往事还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昨晚,东风又吹进小楼, 在月光下, 实在不忍去回想我那失去的家国! 往日宫中那些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 应该依旧在那里, 只是如今人事已变,面目全非。 我真不知道往后还有多少悲愁? 多少悲愁,如满江的春水, 永远不断地向东流,向东流…… 感:整体感知 词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理解大意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 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指季节的更替 多少往事都难以相忘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多少往事都难以相忘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 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