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66820

2.6 观察与比较 教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2481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观察,比较,教案
  • cover
2.6《观察与比较》教案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与要求】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④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列举这些器官的功能与保护方法。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列举眼、耳、鼻、舌、皮肤各感觉器官的功能,知道感觉器官能够通过观察,来比较事物的相同和不同。 2.科学思维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并在比较思维活动中,理解比较的对象和比较的标准,并能够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3.探究实践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酱油水含量的多次观察与比较活动,用画图的方式对比较的过程进行记录,体会感觉器官的学习功能。 4.态度责任 (1)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观察认识事物,如实记录并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2)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3)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并愿意倾听他人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列举出感觉器官的功能;通过观察与比较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事物的特征。 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调制2号杯酱油水的比较活动中,能够通过画图的方式记录、表达比较活动的过程,认识到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体会感觉器官是我们的“学习器官”。 【教学准备】 教师:班级记录单、透明塑料杯、装有酱油的滴瓶、搅拌棒、抹布 学生:记录本或记录单、透明塑料杯、装有酱油的滴瓶、搅拌棒、 抹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ppt:2】 出示一张喝汤的图片,引出:在菜汤里放适量的酱油可以使味道更鲜美。 提问:怎样做到不用品尝,就可以知道酱油水里酱油的多少呢? 预设:眼睛看颜色、鼻子闻气味…… 聚焦指向了接下来将要经历比较思维的探究过程,辨析“不用品尝,怎样知道酱油水酱油含量的多少”。 探索 【ppt:3-8】 (一)给三杯酱油水排序。 1.出示三杯颜色深浅不同的酱油水,提问:不能品尝,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对这三杯酱油水进行排序?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出示、说明活动要求:(1)小组讨论,确定判断的依据; (2)对三杯酱油水进行排序; (3)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单。 3.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是关于记录单的记录,注意提醒他们记得填写。 4.组织小组进行分享、交流: 方法(1):按照颜色深浅进行排序。 方法(2):按照气味轻重进行排序。 播放微课视频,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PPT:9-10】 (二)根据排序,给杯子编号。 出示排序好的三杯酱油水,引出:编号标记是科学实验常用的方法,请你们根据得到的排序,对它们进行编号。 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视频资源。 【PPT:11-16】 (三)配制三杯颜色深浅不同的酱油水。 1.提问:如何配制深浅不同的三杯酱油水?比较的标准是什么?你们是如何思考的呢? 2. 出示实验材料: 引出:将你的配制方法用画图、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展示、讨论,确定配制方法。 展示一个小组的配制方法记录单, 播放配制指导视频。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记录配制结果。 组织班级对配制结果进行分享、交流:“你们配制成功了吗?如果配制失败,是什么原因?你又是如何改进的?” 展示大部分小组都用到的配制方法: 预设:眼睛看颜色,颜色越深说明含酱油越多;鼻子闻气味的轻重,气味越重说明含酱油越多;眼睛看水位的高低,水位高的说明含酱油越多…… 小组领取材料,开始对酱油水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结果记录下来 。 小组代表对排序结果进行展示、分流: 小组明确活动要求,分别给三杯酱油水贴上编号。 预设:一杯加很多酱油,一杯加中等量的酱油,一杯加少量酱油…… 学生将自己配制这三杯颜色不同的酱油水的方法记录下来。 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