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5741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大单元 教学设计解读 课件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097360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四大,单元
  • cover
(课件网) 走进内心世界 感悟责任担当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目 录 学习目标 壹 贰 叁 学教活动 评价任务 壹 学习目标 识字与写字 本单元要求学生能独立识字学词,能借助预习、课堂交流等方式,通过查字典和工具书的方法认识“仞”等30个生字,读准“裳”等多音字,会写“岳”等37个字,会写“诊所”等29个词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眷恋”“踌躇”“黯然”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课标摘录 阅读与鉴赏 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关联资料自主学习,读懂并理解《从军行》等三首古诗,以及《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三篇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传承责任担当精神。 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借助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运用想象补白、揣摩心理活动等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品质,理解难句的含义,形成自己的分析与判断。 梳理与探究 学生需在阅读中梳理人物的情感变化,探究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同时,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人物事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表达与交流 本单元通过《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等课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学生需结合课文内容,表达自己对人物精神品质的理解,并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分享感悟。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 个左右,其中2500 个左右会写。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根据需要,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 初步掌握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课标解读 (一)课标分析 (二)教材分析 责任 单元主题: 语文要素: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古诗三首》 《军神》 刘伯承做出异于常人的抉择,支持他做出这种抉择的信念,是为了能全身心的投入革命事业。 表现了毛主席在为人父和为领袖之间艰难的抉择,体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人的胸襟。 展现了不同时代诗人的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片赤子之心。 《清贫》 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共同抉择,坚守朴素和清贫,体现了共产党人坚持不够舍己为公的高贵品质。 《青山处处埋忠骨》 得到情感的熏陶, 得到精神的触动, 培养当代少年的责任和担当。 人文主题分析 人文主题分析 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习题 11《军神》课后习题 结合本单元的课后习题,我们还可以发现,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方法。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课后题中提到了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军神》一课中提到了变换角色、创造性复述的方法来走进人物内心,因此,运用多种方法来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所体现的人物内心也是一个训练点。 课后题分析 语文要素 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阅读要素分析 贰 册序 单元 阅读要素 四上 第六单元 学习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四下 第七单元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 五上 第六单元 注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