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堂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一、基础积累 1. 《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_____(朝代)(作者)的长篇小说《》,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_____到_____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_____、_____、_____三国的兴衰过程。 2. 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主帅是_____,他在“群英会”上巧施_____计,让曹操中计入彀 。 3. 小说中曹操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等 ,而蒋干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 二、字词注音 1. 迤逦( ) 2. 弓弩( ) 3. 橹棹( ) 4. 偏裨( ) 5. 狼藉( ) 6. 遣使( ) 三、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帐蓬 谙习 交契 便宜从事 B. 隐讳 弓驽 酒樽 力挽狂澜 C. 窥探 军帐 懊悔 原形毕露 D. 决择 聘请 都督 惊慌失措 2.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B.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除《三国演义》外,他还著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 。 C.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重要情节,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 。 D.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塑造成“仁”的化身,关羽被塑造成“义”的化身,张飞被塑造成“智”的化身 。 3. 下列对小说情节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瑜毁书斩使,体现了他的果敢和强硬,也表明了他坚决抗曹的态度。 B. 蒋干主动请缨去劝降周瑜,是因为他盲目自信,自认为与周瑜交情深厚,能够成功。 C. 周瑜在群英会上故意炫耀自己在东吴的地位和实力,目的是为了迷惑蒋干,让他放松警惕。 D. 曹操中了反间计后,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承认,体现了他知错能改的品质。 4. 下列对小说中人物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周瑜这句话既表明了自己知道蒋干的来意,又运用了外交辞令,以守为攻,得体且震慑了对方。 B. “干曰:‘公瑾别来无恙’”,蒋干对周瑜直呼其字,表现出他的傲慢无礼。 C.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蒋干说这句话是因为他的来意被周瑜挑明后,慌乱掩饰自己的尴尬。 D. “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周瑜这句话既为蒋干解围,又进一步迷惑了众人,为实施反间计做铺垫。 5. 下列对小说写作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周瑜、蒋干、曹操等人物形象。 B.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如周瑜如何设计、蒋干如何中计等,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C. 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周瑜的聪明机智与蒋干的愚蠢自作聪明形成对比,突出了人物性格。 D. 小说主要采用顺叙的叙述方式,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叙述了周瑜定计、蒋干中计、曹操误杀蔡瑁和张允等情节,条理清晰。 四、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却说周瑜送了玄德,回至寨中,鲁肃入问曰:“公既诱玄德至此,为何又不下手?”瑜曰:“关云长,世之虎将也,与玄德行坐相随,吾若下手,他必来害我。”肃愕然。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下,喝斩来使。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随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瑜自部领诸将接应,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 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