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35535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31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案,统编,高中
  • cover
虞美人 教学目标:1、理解本词的内容,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4、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教学难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情境导入 冰冷的月光,寂寞的梧桐深院,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唐美丽的河山,凄清的曲调在夜色中回响,那是怎样的无奈与忧伤。故国不在,江山不在,他再也无法整理这些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用生命和眼泪浇灌了一朵最美的奇葩--“虞美人”。一首词竟让南唐后主李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词呢,让我们来静静地聆听这首《虞美人》。 (播放歌曲《虞美人》,创设情境,酝酿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搭建学生与作者沟通交流的平台。)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它要表达什么感情?学生自由发言。那么,这到底是一首怎样的歌词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南唐后主李煜的生活,一起学习他的绝笔佳作《虞美人》。 二、虞美人词牌的来历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是谁赋予它如此美丽的名字呢?先让我们的思绪穿越时空,来到楚汉相争的年代吧。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后来的教坊怎能放过这段荡气回肠的英雄美人的故事,自然被列入教坊演唱了。后代的文人也用虞美人演绎着自己的情感,但虞美人在古代多寓意着生死离别、悲歌。其中以李煜的《虞美人》最为著名。 虞美人也叫丽春花、赛牡丹、小种罂粟花、蝴蝶满园春等,世界各地多有栽培,比利时将其作为国花;我国也广泛栽培,以江、浙一带最多,是春季美化花坛、花境以及庭院的精细草花,也可盆栽或切花。虞美人兼具素雅与浓艳华丽之美,二者和谐地统一于一身。其容其姿大有中国古典艺术中美人的丰韵,堪称花草中的妙品。但虞美人全株有毒,内含有毒生物碱,误食后会引起抑制中枢神经中毒,严重可致生命危险。 走近李煜(知人论世) 1、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