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植物》 1.2观察植物 核心概念:(五)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能说出绿萝、薄荷等常见植物的简单特征;学生知道植物与人类共同生长 科学思维:学生能用"看-摸-闻"的方法比较植物特征;学生能尝试不用眼睛观察植物的方法 探究实践:学生能完成对植物颜色、气味等特征的观察记录;学生能参与蒙眼猜植物的游戏 态度责任:学生能爱护植物(如轻摸叶子);学生愿意和同伴分享观察发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方法:学会用“看、摸、闻”多感官观察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 描述能力:能用简单语言描述植物的特点(如“叶子软软的”“有气味”)。 教学难点: 非视觉观察:不用眼睛(如蒙眼触摸、闻气味)辨别不同植物的特点。 长期观察:持续记录种植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耐心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教师:绿萝、薄荷、仙人掌盆栽各 4 盆;眼罩 6 个;图标式记录卡;奖励贴纸;实物投影仪;安全提示牌。 学生:课前自由观察校园内 1 种植物并带一片叶子或照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5分钟) 出示一盆用布盖住的植物: “老师今天带来一位神秘朋友,不用眼睛,你能猜出它吗?” (预设:学生感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示范蒙眼用“摸+闻”猜出薄荷。 (预设:多数学生摇头,露出好奇表情/“可以用鼻子闻一闻!”边说边做嗅嗅的动作/还可以用手摸叶子的形状/摇一摇花盆,听声音!(如出现非常规答案,教师微笑点头,先不评价。)) 板书:观察植物———不用眼睛还能怎么“看”? 设计意图:制造认知冲突:盖住植物→切断视觉通道,迫使学生主动调动其他感官,为“多种感官观察”这一核心方法埋下需求。情感预热:学生惊叹、鼓掌、模仿等情绪体验,激活参与热情,为后续分组探究奠定积极氛围。) 二、探索(16分钟) (一)活动1:定向观察(8分钟) 1. 分组发放绿萝。 (预设:分组领取绿萝时,学生排队轻拿,学生描述直观特征,如“叶子好大”) 投影“观察提示卡”:看→摸→闻。 (预设:看到提示卡,学生边指边读“先看颜色”) 巡视,用提问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叶子是……颜色,摸起来……” (预设:如:叶子是绿色,摸起来滑滑的) (二)活动2:迁移观察(8分钟) 1. 更换薄荷,要求用同样方法。 2. 提醒学生对比两盆植物。 (预设: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比较,并发现绿箩的叶子和薄荷叶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如绿箩叶片表面光滑,而薄荷叶片表面粗糙等) (设计意图:先扶后放:首先,我们以绿萝作为示范,通过观察绿萝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以及生长习性,来学习和掌握观察植物的基本方法。接着,我们将所学的方法应用到薄荷植物上,通过观察薄荷的叶子、花朵以及香味等特征,来迁移和应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比较绿萝和薄荷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对比来加深对植物特性的理解。最后,在真实的植物养护任务中,让学生亲自去观察、触摸和闻植物,通过实践来内化观察、描述和对比的技能,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描述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研讨与游戏(12分钟) 1. 集体交流:两盆植物有哪些不同?教师板书关键词。 (预设:集体交流时,学生举手:“薄荷有味道,绿萝没有!” 游戏升级:“蒙眼小侦探”———每组选 1 人,其余递植物(加入仙人掌)。 (预设:游戏时,蒙眼学生摸仙人掌立刻缩手:“有刺,像针!”同伴提示“轻一点”) 猜对贴“植物小卫士”奖章。 (预设:猜对后,全班鼓掌,猜对的学生兴奋跳起:“我是植物小卫士!”)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归纳差异再投入紧张游戏,学生们在高动机的情境下,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强化了描述与推理的能力,从而体验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