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平衡膳食保障人体健康 1.通过分析食谱、调查食品安全市场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平衡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案例,锻炼批判性思维与合作能力。 3.尝试设计营养均衡的食谱,提升知识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 4.通过关注食品安全,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重点: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内化为外在行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一份早餐:一个面包,一盒牛奶、一根火腿肠,一个苹果。提出:你的早餐吃了什么 哪位同学可以分享一下 我们的早餐的营养搭配是否合理呢 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分享自己的早餐。 设置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导入新课,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平衡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1.为了帮助人们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中国营养学会根据营养学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出示平衡膳食宝塔图片,思考、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①将平衡膳食宝塔每一层的食物贴图对号入座并讲解每一层主要包含哪些食物 ②人的一日三餐中摄取量最多的和最少的食物分别是什么 ③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对各类食物的摄取量的要求,你认为我们的日常饮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④联系实际,说说青少年应如何做好平衡膳食 2.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教师及时点评。 3.师生交流总结: ①摄入食物的比例特点:谷类最多,油脂类最少。 ②饮食应遵循的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适量奶类及豆制品。 ③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4.教师进一步提出:知道一日三餐合理的饮食结构,那我们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份自己的营养合理的食谱吧。 设计食谱时要注意:一是要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设计食谱,注意合理搭配食物的种类及营养物质,使各种营养物质比例适当;二是设计食谱时应考虑人体每天对能量的需求,早餐、中餐、晚餐能量摄入比分别占25%~30%、30%~40%、30%~35%。 小组展示、教师评价。 5.教师进一步总结:除了合理均衡的膳食以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比如: ①一日三餐,按时进食。“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饭吃得少”。②不偏食,不挑食。③不暴饮暴食。④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等。⑤合理搭配三餐的量,做到坚持吃早餐和定时就餐等。 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才能够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食品安全是人体健康的保障 1.教师讲述:我们要想健康成长,光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均衡全面的营养是不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重食品安全,不安全的食品对我们的身体的危害要比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均衡的营养大得多,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中产生的安全问题。学生观看食品安全问题的课件。 学生先自主学习课本P18~19,然后组内讨论交流,将平衡膳食宝塔每一层的食物贴图对号入座。同桌之间结合自身实际,讨论、交流自身饮食习惯是否健康。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对比哪一份更合理,全班评一评,比一比,评出最合理的。 学生分组设计食谱。 学生互相交流,进一步理解。 学生认真听讲,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进一步理解。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先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然后小组间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以致用,将平衡膳食知识运用于生活。让学生为家长设计一份食谱,有利于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情感。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通过教师补充说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