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4173

5.3.2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 教案(表格式) 2025-2026学年生物学济南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483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3.2,八年级,济南,生物学,学年,2025-2026
  • cover
第二节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 1.通过分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分析心脏的结构,理解其如何与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相适应。 3.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重点:1.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1.在显微镜下分辨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输液图片,教师提出: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用一根胶皮管扎紧手腕,一会儿手背上的血管鼓起,该血管是什么血管 为什么会有凸起现象。 学生观察、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 1.(过渡)不同的创伤,伤及的血管不同,出血状况也不同,这与不同血管中血流状况不同有关,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观察不同的血管及血流的状况。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5,了解实验步骤,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 3.依据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各小组讨论,设计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学习实验步骤等。 学生观看视频后分组实验。 阅读课本,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问题的归纳能力。 4.播放视频: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教师提示:①在实验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移动培养皿,尽可能观察到小鱼尾鳍末端,找到毛细血管,它的管腔很细,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便于识别。然后边观察边移动培养皿,根据血流情况,分别找到小动脉和小静脉。 ②在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5.请学生尝试回答问题: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几种血管 血液在各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有何不同 6.师生交流后,教师重点指出:三种血管内血流的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7.做一做: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的搏动。感受动脉的搏动,思考动脉有什么功能 8.课件展示:动脉横切面图,根据图示分析动脉血管壁的结构特点、管内血流速度。 师生交流总结: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具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特点。动脉一般分布较深,但有些分布较浅。 9.(过渡)动脉从心脏出发,不断分支,由粗到细,最后变成非常细小的一种血管———毛细血管。我们来探究学习毛细血管的特点。 10.课件展示毛细血管图,让学生推测:根据毛细血管的特点,你能说出它有何功能 11.课件展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12.师生交流,总结:毛细血管的管腔很细,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点拨:在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而被带走。 13.(过渡)血液在毛细血管内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之后,又是如何被送回心脏的呢 14.做一做:让学生观看自己手上的“青筋”,并用手触摸,比较与触摸动脉的感觉有何不同。 15.课件展示静脉横切图,思考:与动脉相比,静脉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16.师生交流总结: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运送回心脏的血管,具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较慢等特点。 17.教师补充:血液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会出现倒流的现象,为了防止倒流,在人体的四肢内的静脉血管里有一个特殊的结构———静脉瓣。 实验结束后,学生相互讨论问题:可以观察到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不同:在小动脉中流动速度快,在小静脉中流动速度慢,在毛细血管中流动速度最慢。 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