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品规划与设计 课例名称 作品规划与设计 年级 三年级下册 章节 单元主题七活动一 课时安排 1课时 执教教师 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作品规划与设计》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展示数字新变化》的第1个学习活动,通过制作“发现家乡数字新变化”的演示文稿,引导学生赏析演示文稿的构成,学会将主题分解成不同的子主题,开展小组分工合作,对演示文稿进行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同时根据主题和规划设计对搜集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体验利用数字工具的优势,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来了解学生。知识基础: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具备选择合适的工具绘制图画以及制作海报,了解了短视频和音频制作的基本流程;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通过演示文稿获取学习资源的经历,有解决问题的感性经验,但是缺乏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系统归纳和思考。学习能力:三年级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思维方式以具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形象的事物理解较容易。本节课是对演示文稿作品的规划与设计,学生对于创造自己的作品非常感兴趣,但是在确定主题、合作分工、规划设计、素材收集等方面还需要系统的规划。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演示文稿作品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通过赏析演示文稿作品,了解演示文稿组成、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流程,掌握演示文稿作品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能根据主题需要获取所需素材,并进行分类整理。知道在使用素材过程中应注明来源,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演示文稿作品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根据主题需要获取所需素材。教学难点:演示文稿作品的规划和设计。 五、教学环境(软、硬件) 硬件:计算机、互联网。软件:多媒体课件、相关多媒体素材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与我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使用工具———演示文稿软件。你们是否发现?无论是信息课堂上“认识二进制”生动有趣的课堂,或是关于“数据分析与解读”引人入胜的讲座,还是是关于“校园安全教育”的演出,甚至是激动人心的颁奖,我们总能够看见各种精彩纷呈的电子课件,这就是我们演示文稿独特魅力。 聆听教师讲解思考生活中的实例从多方面感受演示文稿应用广泛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中演示文稿的实际应用感知,认识演示文稿应用的多样性。 体验探索 赏析昕昕小组的演示文稿作品 最近,学校在三年级开展“发现家乡数字新变化”的活动,昕昕和他的学习小组将他们的调查和发现制作成《智慧种植》的演示文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智慧种植》的演示文稿。分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仔细观察风车小组制作的演示文稿,请同学们从演示文稿的主题、包含素材的类型、作品的结构和作品评价进行分析,并完成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流程介绍演示文稿 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老师们在课堂上经常运用它呈现教学重点,比如,语文课上老师通过一段铿锵激扬的“将进酒”视频让我们穿越古代;数学课上动画演示让数学知识更有趣; 其实,演示文稿就是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素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生动形象地表达观点,展示成果。(2)想一想:根据上面表格,制作演示文稿作品需要经过哪些步骤?确定主题—规划设计—搜集资料—制作作品—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