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0824

【课堂无忧】13课《我们小点儿声》第2课时 这里也要小点儿声+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09-30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56192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这里,视频,教案,点儿,也要,2课时
    (课件网) 我们小点儿声 第13课 第四单元 我们讲文明 (统编版)一年级 上 第2课时 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1 2 3 4 5 6 7 素养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 “公共场合轻声” 是社会文明共识,认同轻声行为对营造和谐公共环境的价值。 道德素养:养成在医院、图书馆、无标志场所等多元场景轻声交流的道德习惯,明白轻声是尊重他人、维护公共秩序的体现。 法治观念:深化 “公共环境规则” 意识,知道不同公共场所有隐含的音量规范,需自觉遵守。 健全人格:通过多元场景轻声实践,增强共情与社会适应力,培养文明、自律的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强化对公共环境的责任担当,主动做 “轻声守护者”,设计标志提醒他人,维护安静氛围。 2 新知导入 展示教材 “安静标志”(静、禁鸣喇叭等 ),提问:“这些标志啥意思?在哪见过它们?” 引导学生回忆公共场景的安静要求,引出 “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主题。 3 新知讲解 板块三: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展示教材 “医院、图书馆、自然场景” 插图,提问:“这些地方为啥要小点儿声?大声会有啥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医院 — 影响病人休息;图书馆 — 打扰他人阅读;自然 — 破坏宁静美感 ),总结多元场景轻声原因。 环节 1:“场景轻声大发现” 这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你在哪里见过它们 设置 “多元场景闯关”(医院 — 轻声交流;图书馆 — 安静阅读;公交 — 小声说话;自然 — 倾听宁静 ),发放 “场景轻声任务卡”,让学生分组抽取场景,表演 “轻声做法”,强调 “无标志场景也需自觉轻声”,教师指导细节(语气、动作 )。 环节 2:“轻声行为挑战营” 医院里保持安静,有利于…… 在图书馆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 提问:“有些地方没标志,怎么提醒大家小点儿声?” 展示教材 “创意提示标志”,发放设计材料,布置任务:“小组合作设计声音提示标志,说说设计理由(如针对公交、公园 )”,巡视指导创意(图案、标语 )。 环节 3:“声音标志设计师” 虽然有些地方没有警示标志,但是我们也要小点儿声。 情景题: 情景 1:医院候诊区,小明大声说笑。(×,应轻声,不影响病人 ) 情景 2:图书馆,小红轻声向同学借橡皮。(√,符合安静要求 ) 情景 3:郊外游玩,小刚和伙伴大声呼喊 “听自然声音”。(引导优化:可轻声交流,避免破坏宁静 ) 6 课堂练习 5 课堂总结 公共场景要注意,医院图书馆轻声;公交自然也同理,无标志处更要记;设计标志提醒你,轻声守护好环境;文明发声小卫士,大家都来把我评!” 提问回顾:“今天学到哪些场景要轻声?怎么提醒别人小点儿声? :发放 “轻声守护行动卡”,说明任务:“一周内,在医院、图书馆、公交等场景践行轻声,设计的标志贴到对应场所(或拍照片 ),周末分享‘我的轻声守护故事’!” 6 作业布置 7 板书设计 第 13 课 我们小点儿声 ——— 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 多元场景:医院(护病人 )、图书馆(助阅读 )、自然(保宁静 )、无标志场所(自觉轻声 ) → 行动策略:践行轻声 + 设计标志提醒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小点儿声 ——— 这里也要小点儿声》是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13 课第二课时内容。教材通过 “安静标志识别、多元场景(医院、图书馆、自然等 )”,引导学生理解除教室外,医院、图书馆、公共交通等场所也需轻声,还可主动设计提示标志,是培养学生公共文明意识、拓展音量调控场景的重要内容,助力学生养成全面的轻声习惯。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经第一课时学习,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