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5184

唱歌 同唱一首歌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80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唱歌,同唱,一首,教案,格式
  • cover
《同唱一首歌》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同唱一首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您好》中的第3课唱歌课。它是一首创作歌曲,采用3/4拍、宫调式,为四乐句一段体结构。其节奏舒展,旋律清新,歌词以贴近生活的语言和韵律呈现。歌中提及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寓意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和歌唱祖国妈妈,在教材中具有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多元文化认知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但他们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较差。在音乐课堂上,需从把握歌曲情绪入手,打动学生情感,采用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调动其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及时管控课堂纪律,耐心引导,培养学生音乐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体验音乐。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通过学唱歌曲,准确感受《同唱一首歌》舒缓、亲切的音乐情绪。 2. 体会歌曲中节奏与旋律所营造出的和谐氛围,提升对音乐美感的感知。 艺术表现 1. 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流畅演唱《同唱一首歌》,准确把握音准和节奏。 2. 在歌声中充分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展现良好的歌唱表现力。 创意实践 1. 能够用简单且富有创意的肢体动作进行歌曲表演唱,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2. 与同学合作,尝试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改编和创新,培养创新思维。 文化理解 1. 通过学唱歌曲,深入了解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的意义,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2. 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准确掌握《同唱一首歌》的音准和节奏,流畅地演唱歌曲。 2.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各民族团结一心、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在演唱中体现出来。 3. 学会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进行歌唱,提升歌唱技巧。 难点 1. 能够用简单且富有创意的肢体动作进行歌曲表演唱,准确传达歌曲情感。 2. 把握3/4拍歌曲的韵律特点,在演唱和表演中体现出节奏的美感。 3. 引导学生在歌曲学习中,真正体会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增强文化理解和情感共鸣。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少数民族服饰道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提问引导 (1) 教师微笑着站在讲台前,亲切地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那大家知道这个大家庭有多少个民族吗?”用温和的语气引发学生思考。 (2) 当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知道得真多,非常棒!”然后进一步提问:“那大家能说出几个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呢?”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3) 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图片,如蒙古族的马头琴、傣族的孔雀舞等,同时介绍每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和习俗,让学生对少数民族有更直观的认识。 (4) 播放一段少数民族小朋友载歌载舞的视频,营造欢快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各民族的热情和活力。 (5) 视频结束后,教师说:“大家看,这些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多开心呀!他们用歌声和舞蹈表达着自己的快乐。那你们想不想和56个民族的小朋友交朋友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想和少数民族小朋友交朋友的原因和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7) 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和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我们可以用歌声来传递友谊。” (8)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然后说:“今天我们就来用歌声《同唱一首歌》表达一下我们对其他民族小朋友的喜爱。”同时在黑板上书写板书《同唱一首歌》。 1. 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民族数量和名称的问题。 2. 观看少数民族图片和视频,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想和少数民族小朋友交朋友的想法。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