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5216

音乐游戏 咏鹅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8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音乐,游戏,咏鹅,教案,格式
  • cover
《咏鹅》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咏鹅》是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中的音乐游戏课。它由黄国群根据唐代骆宾王的同名诗创作。歌曲为四二拍,五声宫调式,A + B二段体结构。A段各乐句生动描绘白鹅姿态,B段旋律扬起让白鹅形象更鲜明。此歌曲在教材中丰富了单元主题,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但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较差。在音乐课堂上,需从把握歌曲情绪入手,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方式,调动其参与积极性,让他们获得快乐体验。教师要及时管控课堂纪律,耐心引导,用生动形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学生能够深入感受中国古诗词在歌曲中的独特韵味,体会诗词与音乐融合之美。 2. 准确感知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增强对节拍的敏感度。 艺术表现 1. 熟练运用中速稍慢的速度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 2.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力,用简单且恰当的肢体动作配合歌曲进行表演。 2. 尝试使用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文化理解 1. 通过音乐游戏,充分激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2. 感受不同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在表达情感和文化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熟练掌握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把握好节奏。 2. 准确感受并表现出中国古诗词在歌曲中的韵味。 3. 清晰理解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并在演唱中体现。 难点 1. 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动作和乐器伴奏进行表演唱。 2. 准确把握歌曲中旋律的音高变化,唱出优美的音色。 3. 深入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将情感融入演唱中。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简单打击乐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古诗问答 (1)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热情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在我们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很多有趣的唐诗,那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会背诵唐诗《咏鹅》吗?”用亲切的语气引导学生回忆。 (2) 当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提问:“那大家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创作的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知识储备。 (3) 若学生回答正确,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如“非常棒,你知识储备很丰富!”;若回答错误,教师耐心纠正:“有点小偏差哦,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 (4) 教师在黑板上工整地书写板书《咏鹅》,然后说:“今天呀,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名字也叫《咏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和古诗有什么不一样。”随后播放歌曲。 (5) 在播放歌曲时,教师提醒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想象歌曲中描绘的画面。 (6) 歌曲播放完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听完这首歌,你们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7)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认真倾听,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点评和补充,如“你描述得太精彩了,感觉白鹅都在我们眼前游动了。” (8)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入正式的歌曲学习环节,说:“大家的想象都很丰富,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学习这首歌曲。” 1. 积极回忆并回答是否会背诵《咏鹅》。 2. 思考并回答古诗的作者。 3. 闭上眼睛聆听歌曲,想象画面。 4. 大胆分享自己听完歌曲后的感受。 评价任务 古诗背诵: 作者回答: 感受分享: 设计意图 通过古诗问答和歌曲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歌曲学习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感受歌曲 (1)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安静地聆听,然后提问:“同学们,仔细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