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2252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2643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逻辑,发现,PPT,25张,课件,谬误
  • cover
(课件网) 发现潜在的逻辑谬误 教学目标 二 您的内容可以添加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文本,在此处进行粘贴。 一 三 发现潜在的谬误 一、 学习内容 1、规律、事理。 2、道理、理论 3、思维的规律 4、推理和论证的本领。 5、只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研究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逻辑学 逻辑的含义 学习活动一:认识逻辑 逻辑的基本概念 命题:判断性语句。 推理:将一组命题结合起来的过程。 论证:用某些理由支持某一结论的思维方法。 逻辑的基本概念 命题的特征:断言陈述句为主 思考:下列哪句话属于命题 思考 1、鲸鱼是一种哺乳动物。 2、请你快一点。 3、哦,我的天啊! 4、你知道如何下象棋吗? v 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第一 第三 第二 第四 说完整句子,完整呈现命题 不将主观看法当做客 观事实。 避免使用双重否定 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一、前提真实 二、能合乎逻辑的推出结论 提示:谬误往往出现在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上 如何避免逻辑错误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二)、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这里要谈的概念间的关系,不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在事理上、空间上、时间上等方面的关系,而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在外延上的关系。 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概念之间的关系 ①全同关系 中国的首都和北京 ②并列关系诗歌和小说 ③包含关系学校和中学 ④交叉关系 学生和共青团员 ⑤矛盾关系战争和和平⑥反对关系黑与白 1、定义过宽 活动任务 2、循环定义 3、定义过窄 4、比喻定义 1、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关系。 活动任务 2、女同学、团员、班干部有重合 3、分类标准多样,不能并列 判断 1、性质判断不对,雄鸡不是信号 活动任务 2、否定失当,多用了一个否定词 3、老师和作家有交叉关系,不能二选一 4、前后内容不对应,和改或 逻辑的基本规律 一 三 二 四 同一律 不矛盾律 充足理由律 排中律 同一律 例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同一律: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这个人、这位巨人--马克思 (违反同一律) 例如:我的矛能刺穿任何盾,我的盾任何矛也刺不穿。 (违反矛盾律) (2)不矛盾律:要求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A不是非A) 不矛盾律 例如:“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3)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A或者非A) 3、排中律 例如:逻辑学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因为逻辑学是科学,科学能增进人们的知识。 (推断是真的,正确) (4)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 4、充足理由律 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明确:“鲁迅的作品”和“《孔乙己》”是“包含关系”,不是“全同关系”,违反“同一律”。 ②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人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活动任务2:合作探究 明确:“头骨小”和“小时候的头骨”不是同一个概念,耍戏法的人在转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再者,“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意思是“拿破仑夭折了”,与事实“拿破仑并未夭折”互相矛盾了,又违反了“不矛盾律”。 ③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明确:“读”和“不读”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不能同为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