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5465

21 三黑和土地(新课预习.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51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六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5-2026,解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三黑和土地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疙瘩 耙地(pā) B.舒服 荞麦(qiáo) C.叫唤 蹚坏(tāng) D.翻身 闺女(guī) 2.读读句子,选择正确的意思。 “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中,“好”是因为(  ) A.质量好 B.柔软舒服 C.价格昂贵 3.“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对这句话理解得最准确、全面的是(  ) A.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种地时很细心。 B.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三黑很喜欢种地。 C.“每一寸土”“每一块土疙瘩”三黑都要翻起、打碎,可以看出他珍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希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迎来秋天的大丰收。 4.与其他三项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B.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C.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D.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同时经过了诗意的提炼,富有一种质朴、淳厚的美。 B.本诗讲的是土地改革运动后农民重获土地的景象。 C.本诗透露出三黑的无奈与现实的悲凉。 D.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 6.按要求写句子。 (1)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2)张老师是学校里最有声望的教授。(改为反问句)     (3)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改为“被”字句)     7.给下列句子排序。    一阵秋风,不仅把夏天送走了,而且带来了金黄色的乐趣。    我捡起了一片黄得透亮的叶子往眼上一罩,呵,真是一片金黄的世界。    我在树下写作业时,槐树不停地把它那黄黄的“头发”抖落在我的作业本上。    院子里槐树叶子黄了,在秋风的吹拂下慢慢摇动,显得更苍老了。    房子是黄的,树是黄的,就连那橙色的柿子都成了橘红色的了。    我用它做了标本,作为一次自然作业,老师还给我打了满分呢。 8.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躺在土里试一试 看温暖不温暖, 合适不合适。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你从两个“恨不得”中体会到了什么?     (2)对最后一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三黑的土地被三黑耙得又平又顺溜,人躺上去非常舒适。 B.表达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9.课外阅读。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汹涌:    ②深沉:    (2)作者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的原因是     (3)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我”爱这片土地,是因为这片土地能给“我”提供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感动哭了。 B.“我”对这片土地的爱,也就是对祖国的爱,除了满眼含泪的方式,没有其他的方式表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