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9940

9.2.1 第2课时 频率分布直方图及其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7255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9.2.1,第二,必修,2019,人教,数学
    第2课时 频率分布直方图及其应用 ——— (教学方式:深化学习课—梯度进阶式教学) [课时目标] 掌握频率分布表的作法以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画法.掌握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总体.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求极差:极差为一组数据中_____与_____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当样本量不超过100时,常分成_____组,为了方便起见,一般取等长组距,并且组距应力求“取整”. (3)将数据分组. (4)列频率分布表:一般分四列:分组、_____、频数、_____.其中频数合计应是样本容量,频率合计是_____.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横轴表示分组,纵轴表示_____.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_____=_____.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的总和等于1. |微|点|助|解|  (1)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纵坐标是频数,每一组数对应的矩形的高度与频数成正比. (2)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纵坐标是,每一组数对应的矩形高度与频率成正比,而且每个矩形的面积等于这一组数对应的频率. (3)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所有矩形的面积之和为1. (4)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时,纵坐标表示频率与组距的比值,一定不能标成频率. 1.从一群学生中抽取一个一定容量的样本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前三组是不超过80分的频数之和为20,其频率之和为0.4,则抽取的样本的容量为(  ) A.100 B.80 C.20 D.50 2.将容量为n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则n的值为(  ) A.20 B.27 C.33 D.60 3.某高中随机选取100名学生一次数学统测测试成绩,分为6组:[65,70),[70,75),[75,80),[80,85),[85,90),[90,95],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成绩在区间[70,85)内的学生有(  ) A.35名 B.50名 C.60名 D.65名 题型(一) 频数与频率的关系 [例1] 某市共有5 000名高三学生参加联考,为了解这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出若干名学生在这次测试中的数学成绩,制成频率分布表: 分组/分 频数 频率 [80,90) ① ② [90,100) 0.050 [100,110) 0.200 [110,120) 36 0.300 [120,130) 0.275 [130,140) 12 [140,150] 0.050 合计 根据上面的频率分布表,可知①处的数值为_____,②处的数值为_____. 听课记录: |思|维|建|模| 频率反映了相对总数而言的相对强度,其携带的总体信息要超过频数,频数受总体数量影响较大,所以频率能客观地反映总体分布,在生活中,经常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   [针对训练] 1.在抽查某批产品尺寸的过程中,样本尺寸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如下,则m等于(  ) 分组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频数 10 30 40 80 20 m 频率 0.05 0.15 0.2 0.4 a b A.40 B.30 C.20 D.10 2.一个样本的容量为72,分成5组,已知第一、五组的频数都为8,第二、四组的频率都为,则第三组的频数为_____. 题型(二)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例2] 从某校高三学生中抽取50名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分组(单位:分)及各组的频数如下: [40,50),2;[50,60),3;[60,70),10;[70,80),15;[80,90),12;[90,100],8.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含累积频率);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估计成绩在[60,90)分的学生比例. 听课记录: |思|维|建|模| 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注意点 (1)各组频率的和等于1,因此,各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也等于1. (2)在xOy坐标平面内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时,x=样本数据,y=,这样每一组的频率可以用该组的组距为底、为高的小矩形的面积来表示.其中,矩形的高==×频数. (3)同样一组数据,如果组距不同,横轴、纵轴单位长度不同,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形状也会不同.   [针对训练] 3.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